[发明专利]具有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6696.6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苏莫明;洪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莫明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吹气 可逆 轴流 通风机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叶片。
背景技术
可逆轴流通风机是指:安装有对称或反对称翼型的叶轮结构的通风机,在设计转速下,无论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通风机具有相同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即具有相同的压力、流量、功率、效率等气动参数。可逆通风机的这种特殊特性使得与同等机号的轴流通风机相比,可逆风机的全压、流量和全压效率都非常低,功率消耗很大。为了提高可逆通风机的气动性能,目前广泛使用的可逆轴流通风机绝大部分叶片顶部两侧都设置有防喘振环装置。
根据轴流通风机的设计理论,可逆通风机所采用的对称翼型或反对称翼型不具有做功能力,即采用这种叶片形式的叶轮旋转时轴面流动不具有产生压力和流量的能力。实际可逆轴流通风机叶轮之所以能够做功,就是在叶片通道中的叶顶部进口侧吸力面的相对流动中,气流存在有一个很大的旋涡结构。这个旋涡结构的存在使得进入叶轮的气流从半径小的径向位置进入叶轮,从半径大的径向位置离开叶轮,从而获得流道通流断面增加和静压力的提升,同时离心力惯性力也参与做功进一步使气体静压升高。这种旋涡结构的存在使得对称或反对称轴流叶型通风机形成了流动的子午面加速效果从而具有了做功能力。为了维持这种稳定的旋涡结构,通常可逆轴流通风机在叶片顶部两侧的机匣位置设置有防喘振环。防喘振环的存在提高了可逆通风机的做功能力,但却随之产生了附加的能量损失和制造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叶片,本发明取消了叶片顶部两侧的双向防喘振环装置,简化通风机的结构,除了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防喘振环装置产生的附加能量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叶片,包括由叶柄和叶身组成的叶片;叶身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至少两个吹气槽,吹气槽均布在叶顶表面,将叶片顶部翼型压力面与吸力面联通。
所述吹气槽为若干对称结构的沟槽。
所述吹气槽沿径向的深度小于等于叶片顶部吸力面上旋涡尺度的半径。
所述吹气槽的宽度为2.5~10mm,深度为10~50mm。
所述吹气槽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风机旋转的圆周方向同向,且各吹气槽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5~30mm。
所述叶身的顶部开设有2~10个吹气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叶片的叶身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若干吹气槽,这种对称结构的沟槽利用压力面、吸力面较高的压力差在沟槽内形成从压力面到吸力面的气流,将吸力面的的涡流沿流动方向吹除。本发明在叶身顶部开设的沟槽能够维持叶片顶部吸力面的旋涡结构但减小进口环流和叶顶吸力面轴向旋涡的流动强度从而达到减小涡流损失和摩擦损失提高通风机的全压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发明取消了叶片顶部两侧的双向防喘振环装置,简化通风机的结构,除了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由于防喘振环装置产生的附加能量损失。计算机数值模拟表明:可逆轴流通风机全压效率可以提高3~5%,制造成本降低1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具有3叶顶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反对称叶片三视图,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侧视图,图1(c)为俯视图;
图2本发明叶片的轴测图;
图3无叶顶吹气槽的叶片表面和进气侧机匣附近速度矢量图;
图4是无叶顶吹气槽的叶片表面和进气侧机匣附近局部速度矢量图;
图5是开叶顶吹气槽的叶片表面和进气侧机匣附近速度矢量图;
图6是开叶顶吹气槽的叶片表面和进气侧机匣附近局部速度矢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具有4叶顶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反对称叶片三视图,其中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侧视图,图7(c)为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具有10叶顶吹气槽的可逆轴流通风机反对称叶片三视图,其中图8(a)为主视图,图8(b)为侧视图,图8(c)为俯视图。
其中:1为叶柄;2为叶身;3为吹气槽;4为叶顶吸力面轴向旋涡;5为进口环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莫明,未经苏莫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6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口导向叶片装置
- 下一篇: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室排气扇的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