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运动目标二维检测与跟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7947.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有;谭恺;陈洁;方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72 | 分类号: | G01S13/7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宽带 穿墙 雷达 运动 目标 二维 检测 跟踪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运动目标二维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对超宽带穿墙雷达线阵列传感器慢时n时刻的回波数据rm(n)进行预处理操作得到回波数据r′m(n),其中,m是收发传感器编号,即m=1,2,...,M,M为收发传感器总数;
步骤B:利用回波数据r′m(n)进行运动目标二维检测,得到n时刻的运动目标在被测区域的二维平面上产生的点迹p(n),包括:;
子步骤B1:利用n时刻各组r′m(n)以及n-1时刻的各组r′m(n-1)逐点作差得到n时刻的运动目标回波为r″m(n),其中,m=1,2,...,M;
子步骤B2:利用运动目标回波r″m(n)进行波束合成得到二维数字图像;
子步骤B3:对二维数字图像,定义相对灰度其中(i,j)表示图像中某像素的坐标位置,g(i,j)表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表示IMG的平均灰度值,设定一门限T,提取出二维数字图像IMG中所有满足q(i,j)≥T的连接分量,并以各连接分量的质心位置作为该处目标所在的位置,由此得到n时刻可能存在的运动目标在被测区域的二维平面上产生的点迹p(n);
步骤C:将运动目标在被测区域的二维平面上产生的点迹p(n)与n-1时刻形成的各条稳定航迹STk(n-1)以及各条临时航迹TTl(n-1)进行关联匹配操作,得到n时刻各条STk的观测值yk(n)以及各条TTl的观测值zl(n);其中,k是稳定航迹的编号,k=1,2,...,l是临时航迹的编号,l=1,2,...;
步骤D:对n-1时刻的稳定航迹STk(n-1)和临时航迹TTl(n-1)进行航迹管理,包括航迹起始、航迹维持和航迹删除操作,形成n时刻的稳定航迹STk(n)和临时航迹TTl(n);以及
步骤E:将n时刻的各条稳定航迹STk(n)及其对应的观测值yk(n)输入交互多模型下的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最优滤波,获得n时刻被测区域内各目标二维坐标位置的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还包括:获得对n+1时刻被测区域各目标在被测区域内二维坐标位置的预测值令n=n+1,执行步骤A;
所述步骤C包括:
子步骤C1:以n-1时刻各条稳定航迹STk(n-1)的预测值为中心分别建立一半径为r1的圆形波门Ak,以n-1时刻各条临时航迹TTl(n-1)的观测值为中心分别建立一半径为r2的圆形波门Bl;
子步骤C2:对n时刻的运动目标在被测区域的二维平面上产生的点迹p(n)进行筛选:落在圆形波门Ak的点迹p1k(n)为对应稳定航迹STk的关联点迹集合;落在圆形波门Bl的点迹p2l(n)为对应临时航迹TTl的关联点迹集合;p(n)中的剩余点迹p3(n)用于新航迹的起始;
子步骤C3:若将p1k(n)与对应的稳定航迹STk进行关联匹配操作,获得稳定航迹STk在n时刻的观测值yk(n);若则yk(n)等于步骤C1中的若将p2l(n)与对应的临时航迹TTl进行关联匹配操作,获得临时航迹TTl在n时刻的观测值zl(n);若则不对该TTl做任何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9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