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用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0447.4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邓俊杰;黄家奇;姚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5/06;C08L25/16;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abs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镀用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
所述普通乳液法ABS树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30%的丙烯腈,50~62%的苯乙烯,12~20%的丁二烯,所述丁二烯的平均粒径为150~300nm,所述普通乳液法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8~25g/10min;
所述高流动乳液法ABS树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28%的丙烯腈,55~65%的苯乙烯,13~20%的丁二烯,所述丁二烯的平均粒径为100~300nm,所述高流动乳液法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35~50g/10min;
所述本体法ABS树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3~30%的丙烯腈,55~63%的苯乙烯,11~18%的丁二烯,所述丁二烯的平均粒径为300~800nm,所述本体法AB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5~40g/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胶粉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8~15%的丙烯腈,20~35%的苯乙烯,55~65%的丁二烯,所述丁二烯的平均粒径为20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剂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和ɑ-甲基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硅油、乙烯均聚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脂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原材料;
(2)将步骤(1)中称取的原材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经过熔融、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后即得到电镀用ABS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210~270℃,螺杆转速为150~500rpm。
9.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镀用ABS材料在汽车标示条、汽车LOGO、汽车格栅、后备箱把手饰条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4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