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1411.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运生;孙静;方华高;王海利;杨善中;薛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36 | 分类号: | C08G18/36;C08G18/24;C08L75/04;C08L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来源 聚氨酯 纳米 复合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数的配比为:
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物质衍生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
所述的纳米生物填料为纤维素纳米晶体,所选粒径范围在30-100nm;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类单体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所述的共稳定剂为正十六烷、向日葵油、聚合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十二烷基苯基醚二磺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中-NCO基与所述生物质衍生多元醇中-OH基的摩尔比值为1.0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类单体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为蓖麻油。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脱水后的生物质衍生多元醇、纳米生物填料、多异氰酸酯类单体、共稳定剂及催化剂在冰水浴中混合,均匀搅拌5-30min,构成油相;另将表面活性剂在去离子水中溶解,于冰水浴中混合搅拌5-30min,构成水相;
(2)将步骤(1)所获得的油相和水相混合,在冰水浴中搅拌20-60min分散均匀,然后通过超声分散处理,使得单体液滴大小处于50-500nm范围内,得到预乳液;
(3)将步骤(2)所获得的预乳液升温至60-9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机械搅拌速度为200-600rpm下反应3-6h,降温出料,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物质衍生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
所述的纳米生物填料为纤维素纳米晶体,所选粒径范围在30-100nm;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类单体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所述的共稳定剂为正十六烷、向日葵油、聚合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十二烷基苯基醚二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单体中-NCO基与所述生物质衍生多元醇中-OH基的摩尔比值为1.02-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类单体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来源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多元醇为蓖麻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承载性泡沫用改性MDI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氢茚树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