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52100.3 申请日: 2015-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4653196B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发明(设计)人: 张顶立;于富才;房倩;台启民;孟猛;宋浩然;陈立平;董飞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
主分类号: E21D9/14 分类号: E21D9/14
代理公司: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代理人: 毛燕生
地址: 100044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考虑 参数 影响 隧道 工程 初期 设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规范中对隧道预留变形量的规定和隧道纵向位移的计算结果,获取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

综合考虑隧道施工中隧道变形的时间变化规律,获取考虑了隧道变形全参数影响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值;

将考虑了隧道变形全参数影响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值与所述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划分为:隧道工程超前段、未支护段、安全距离段和后续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规范中对隧道预留变形量的规定和隧道纵向的位移计算结果,获取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包括:

根据勘查结果确定隧道工程所赋存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岩土体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和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围岩级别,结合包括隧道功能、长度、埋深在内的基本设计信息,对隧道工程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隧道工程的综合评定结果和类似工程设计经验,确定隧道工程的支护措施、支护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及初期支护未支护段长度和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安全距离;

根据规范中对隧道预留变形量的规定和隧道工程综合评定结果确定隧道的最终变形控制值,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确定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包括:隧道工程超前段变形控制值C1、未支护段变形控制值C2、安全距离段变形控制值C3和后续阶段变形控制值C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考虑隧道施工中隧道变形的时间变化规律,获取考虑了隧道变形全参数影响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值,包括:

采用大型三维数值仿真方法,综合考虑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的时间硬化特性、隧道开挖速度、初期支护施做速度、二次衬砌施做速度及围岩、支护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得到考虑了全参数影响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值,其中包括:考虑了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超前段变形值A1、未支护段变形值A2、安全距离段变形值A3和后续阶段变形值A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考虑了隧道变形全参数影响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值与所述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

将所述C1与所述A1进行比较,所述C2与所述A2进行比较,所述C3与所述A3进行比较,所述C4与所述A4进行比较;

如果满足A1≤C1,A2≤C2,A3≤C3,A4≤C4,则确定所述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如果不满足A1≤C1,A2≤C2,A3≤C3,A4≤C4,则将初期设计的各个变形控制值之和与考虑了全参数影响的各个变形值之和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初期设计的各个变形控制值之和与考虑了全参数影响的各个变形值之和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是否满足要求,包括:

如果满足A1+A2+A3+A4≤C1+C2+C3+C4,则确定所述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如果不满足A1+A2+A3+A4≤C1+C2+C3+C4,则确定所述初期设计的隧道纵向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值不符合要求,根据各阶段变形特点分析变形超标原因并调整相应的设计参数,重复以上步骤直至隧道的初期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1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