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光机集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912.8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2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青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装置,特别是一种抛光机集尘罩。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利用柔性抛光工具或磨料颗粒或者其他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的设备,其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运用十分广泛。
抛光机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安装集尘罩、风机和除尘器能降低粉尘扩散,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二次污染等。
发明人之前提出了众多集尘罩,并记载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如一种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1455809U);为了适合不同的作业要求,发明人又提出了大布轮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278498U)和内外径抛光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292438U)等方案。为了提高通用性及保证集尘效率,发明人又提出了可调式导风板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377921U)、一种砂带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2377924U)、抛光机的集尘罩(授权公告号:203062523U)等方案。保证和提高集尘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了另一种结构的抛光机集尘罩且至少能保证集尘效率。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集尘罩包括具有抛光口和出尘口的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具有过风道;抛光口与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与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相通,出尘口位于壳体的顶面上。
作业时,抛光机中的抛光轮位于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中,抛光轮与隔板位置相对;位于抛光轮下侧的粉尘主要通过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位于抛光轮上侧的粉尘主要通过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通过合理地调整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过风道和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过风道的大小,进而有效地分离风机的气流,进而保证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一张,隔板的中部具有辅助过风孔。位于抛光轮上侧的粉尘主要通过辅助过风孔进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换言之,粉尘首先进入壳体内腔下部,因而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过风面积较大;将大部分粉尘从隔板与壳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过风道吸入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中。其余粉尘会随抛光轮向上运动,由于在隔板的中部开设辅助过风孔、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开设过风道以及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气流由下向上流动,因而其余粉尘也会进入隔板另一侧的内腔中,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辅助过风孔呈条状,或所述辅助过风孔为圆形小孔,辅助过风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隔板的两侧缘与壳体的两侧壁之间均采用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的第一导风板相连,第一导风板与壳体的侧壁和隔板均密封连接。第一导风板使粉尘更易向辅助过风孔聚集,换言之,该结构的隔板能提高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位于隔板的一侧,第二导风板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由第二导风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或由开设在第二导风板的孔形成。第二导风板避免气流在壳体内腔顶部形成向下返流,以及使粉尘更易向隔板与壳体内腔顶面之间的过风道流动,进而提高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张,多张隔板平行设置,沿从抛光口到出尘口方向隔板下缘位置依次逐渐下降。在作业时,至少最后一张隔板位于抛光轮的后侧,其余隔板位于抛光轮的后上侧,总体来说其余隔板沿着抛光轮轮廓线设置。相邻隔板之间气流是向上流动的,粉尘也是向上运动的,因而该结构的集尘罩同样能阻止向上运动的粉尘扩散,同时多张隔板形成多道通道,即形成多层防粉尘扩散通道,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本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相对于隔板倾斜设置的第三导风板,所有隔板均与第三导风板密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壳体内腔底部放置有集尘抽屉,壳体中隔板另一侧的内腔底部设有第四导风板,第四导风板的下缘位于集尘抽屉上方。第四导风板既能避免在壳体内腔底部形成返流,提高气体流动顺畅性,提高集尘效率;同时壳体中隔板一侧的内腔中自然沉降的粉尘经第四导风板能滑入集尘抽屉内,进而方便清除沉降的粉尘。
在上述的集尘罩中,所述抛光口位于壳体的前侧壁上,抛光口上方具有挡风板,抛光口下方具有接尘斗。该结构也能避免粉尘扩散,进而提高集尘罩的集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青,未经陈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方法及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承固定冷却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