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3112.8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姜会林;战俊彤;张肃;段锦;付强;刘伯愚;张雅琳;高铎瑞;董科研;王超;安岩;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4/00 | 分类号: | G01J4/00;G01J11/00;G01N21/21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环境 偏振 角度 散射 模拟 测试 系统 | ||
1.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全偏振光产生装置(1)可产生多个波段的全偏振激光,激光通过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上开设的多个特定角度的光学窗口,再进入全偏振光探测装置(3);计算机系统(4)获取并分析全偏振光产生装置(1)、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与全偏振光探测装置(3)的信息;
所述的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的侧壁开设有入射光学窗口(21)与6个散射接收光学窗口: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Ⅰ(22)、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Ⅱ(23)、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Ⅲ(24)、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Ⅳ(25)、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Ⅴ(26)、散射接收光学窗口Ⅵ(27);所述的6个光学窗口分别对应30°、45°、60°、90°、135°、180°的散射角度;
所述的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的全偏振光产生装置(1)与全偏振光探测装置(3)均位于以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的全偏振光产生装置(1)正对入射光学窗口(21);所述的全偏振光探测装置(3)正对散射接收光学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偏振光产生装置(1)包括可变波长及功率可调的激光器(11)与起偏装置(12);所述的起偏装置(12)包括衰减片(111)、起偏片(112)、位相延迟器Ⅰ(113)与扩束器Ⅰ(114);所述的可变波长及功率可调的激光器(11)、起偏片(112)、位相延迟器Ⅰ(113)与扩束器Ⅰ(114)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中心设置有目标板(28),即可测量多角度目标偏振前向或后向散射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角度传输环境模拟装置(2)中注入传输介质,即可测量全偏振光多角度散射传输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环境全偏振多角度散射模拟及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偏振光探测装置(3)包括全偏振光检偏装置(31)、偏振stokes矢量获取装置(32)与偏振态探测装置(33);所述的全偏振光检偏装置(31)包括扩束器Ⅱ(311)、位相延迟器Ⅱ(312)、检偏片(313)与分光棱镜(314);偏振光经分光棱镜被偏振stokes矢量获取装置(32)与偏振态探测装置(33)所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1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温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声场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