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段式挡纸臂的进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3173.4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4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松柏;薛凯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06 | 分类号: | B65H3/06;B65H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张惠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段式 挡纸臂 进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进纸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段式挡纸臂的进纸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事务机,例如扫描仪、复印机、或具有以上复合功能的办公室设备,通常设有自动进纸装置(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以利于用户一次放入多张纸张而不需一一手动操作。图6为公知技术的进纸装置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一叠多张纸张S被用户置入,进纸装置驱动分纸滚轮A转动,分纸滚轮A与摩擦轮B共同作用,将多张纸张S逐一分开馈入下游的进纸通道中。自动进纸装置通常采用挡纸单元C配合走纸滚轮D以方便用户将纸张放至定位,使进纸装置抓纸时,不会因纸张不到定位,而导致不进纸(Miss Feed)和歪斜(Skew)...等发生。
然而,除了定位外,为了确保进纸顺畅,挡纸单元最好能引导纸张顺序,形成一个楔形斜面,将进纸错误率降到最低。位于楔形斜面下方的纸较靠近分纸滚轮,位于上方的纸则离分纸滚轮比较远,为的是使分纸滚轮可以优先抓取下方的纸。反之,若无法形成楔形斜面,分纸滚轮可能抓取到上方的纸,但在摩擦力的因素下也会抓取下方的纸,导致进纸装置进纸失败、多重进纸、甚至卡纸、破损等现象产生。因此,挡纸单元维持纸堆形成楔形斜面是很重要的。但困难的是,若挡纸单元弹力太轻,则无法达到引导纸张顺序的效果;弹力太重,则薄纸推不动挡纸单元也会造成卡纸。因此要如何设计挡纸单元的弹力如今面临两难的局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多段式挡纸臂的进纸装置,通过运用多段式摆臂的多个弹力作用,使纸张因短摆臂的弹力重、阻力大,造成上层的纸张慢作动,而下层纸张因长摆臂弹力轻、阻力小,作动速度比上层快,故产生楔形斜面。弹力轻的长摆臂让薄纸顺利通过,弹力重的短摆臂使一般纸或重纸产生楔形斜面改变纸张顺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进纸装置,包含:进纸通道、分纸滚轮、摩擦力提供装置、以及挡纸机构。分纸滚轮设置于进纸通道,摩擦力提供装置设置于进纸通道与分纸滚轮相对。挡纸机构设置于分纸滚轮的上游侧,包含:轴心、短摆臂、以及长摆臂。短摆臂连轴心,以轴心为支点;长摆臂与短摆臂同轴设置于轴心。其中,推动短摆臂所需的最小力大于推动长摆臂所需的最小力。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进纸装置示意图。
图2为放置薄纸至图1的进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放置厚纸至图1的进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挡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进纸装置示意图。
图6为公知技术的进纸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进纸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纸装置100包含:进纸通道P、走纸滚轮10、分纸滚轮20、摩擦力提供装置30、以及挡纸机构40。分纸滚轮20与摩擦力提供装置30设置于进纸通道P,且摩擦力提供装置30与分纸滚轮20相对。走纸滚轮10设置于进纸通道P上且位于分纸滚轮20的上游侧,所谓上游与下游的相对关系乃依进纸方向决定,纸张S先经过处为上游,较晚经过之处为下游。在本图中,摩擦力提供装置30以摩擦轮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摩擦力提供装置30可以是摩擦垫或其他等效组件。挡纸机构40设置于分纸滚轮的上游侧20,挡纸机构40包含:轴心42、短摆臂44、以及长摆臂46。短摆臂44与长摆臂46同轴设置地连接轴心42,以轴心42为支点。在未放置纸张S时,长摆臂46紧邻短摆臂44,且长摆臂46位于短摆臂44之后。短摆臂44与长摆臂46的差别在于,推动短摆臂44所需的最小力大于推动长摆臂46所需的最小力。常见的做法例如,短摆臂44包含重弹簧Q1,提供第一弹力;长摆臂46包含轻弹簧Q2,提供第二弹力,且第一弹力大于第二弹力。如此一来,欲推动短摆臂44需要施以较大的力,而长摆臂46只要轻推就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