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3652.6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葛世滨;段学超;保宏;杜敬利;张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9/09 | 分类号: | H03H9/09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簧片 晶振减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载、舰载、车载电子设备需要晶振为其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基准,而基体的振动与冲击会极大地影响晶振工作的可靠性,使得其输出电信号特性变差,相位噪声增大,从而无法满足作为高稳基频信号的要求;同时晶振的加速度敏感方向也是设计减振装置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橡胶圈减振器易出现老化,振动后特性变差,不便于调整等缺点,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了一种便于调整,能提供稳定可靠减振效果的晶振减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橡胶圈减振器易出现老化,振动后特性变差,不便于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包括,壳外挡片、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底板,该减振装置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振、电路板、第一柔性簧片、第二柔性簧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连接件、板下柔片、配重;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都是厚度均匀的薄片结构,连接件和板下柔片分别成中心对称地布置于电路板下面的两对侧,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分别中心对称地布置于晶振的四个侧面,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通过螺旋副相连接。
进一步,该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设置两个第一柔性簧片、两个第二柔性簧片、两个板下柔片、两个连接件、四个调节螺杆、四个调节螺母、四个壳外挡片。
进一步,该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设置还包括:电路板、第一盘头螺钉、第一沉头螺钉、配重、第二盘头螺钉、第三盘头螺钉、第四盘头螺钉、第五盘头螺钉、第二沉头螺钉、第三沉头螺钉、第四沉头螺钉;
连接件和板下柔片的一端螺孔分别与电路板四角的通孔用第一盘头螺钉相固连;第一柔性簧片与调节螺母在一端用第三盘头螺钉相固连,另一端与连接件上的螺纹孔通过第二盘头螺钉相固连;第二柔性簧片与调节螺母在一端用第五盘头螺钉相固连,另一端与板下柔片上的螺纹孔通过第四盘头螺钉相固连;配重与两个连接件通过第一沉头螺钉相固连;调节螺杆安装在上壳体四角处的同轴光孔中,并通过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构成的螺旋副将减振结构装配到上壳体内;壳外挡片套在调节螺杆伸出上壳体外的圆阶梯光轴上,并通过第二沉头螺钉固连在上壳体的外壁上;下壳体通过3个第三沉头螺钉与上壳体相固连,下壳体底板通过3个第四沉头螺钉与下壳体相固连。
进一步,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通过螺旋副相配合,调节螺母上开有两个螺纹通孔,竖直方向的螺纹孔用以和柔性簧片相固连,水平方向的螺孔与调节螺杆上的螺纹构成调节螺旋副,将调节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相对于螺杆轴向的平移运动。
进一步,上壳体与下壳体各做成四面不对称的两部分,下壳体部分又由下壳体和下壳体底板构成。
进一步,配重与晶振电路板通过连接件相固连。
进一步,采用高弹性和耐冲击的弹簧钢制成的第一柔性簧片、第二柔性簧片和板下柔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通过螺旋机构方便地实现减振结构刚度的调节;
2、两对柔性簧片布置于晶振的四个侧面,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使得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3、高弹性耐冲击的柔性簧片既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抵抗冲击从而保护晶振,相比于原橡胶减振方案,其减振性能更好,同时具有抗腐蚀,不易老化,可靠性高等优点;
4、本发明中柔性簧片的特异构形具有丰富的选型空间,可通过调整柔性簧片的形状及尺寸来达到不同的刚度或适应特定晶振减振结构的限制。因此适用性广,可优化改进的空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步装配结构及其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柔性簧片组件结构及其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簧片组件结构及其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振结构及其组装完成效果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刚度调节结构及其组装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结构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螺杆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壳体及下壳体底板结构及其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完成效果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