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4008.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新;赵明文;李长田;张金霞;姜小红;谢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2364 江苏省镇江市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蚯蚓 养殖 处理 技术 | ||
1.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将60%~80%的菌渣,10%~30%的家禽粪便、10%的EM菌液进行混合,制得混合物;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自然发酵10~15d,最后调节含水量为60%~70%,制得饵料;
(3)将步骤(2)制得的饵料平铺在蚯蚓床上,按每平米蚯蚓床投放1公斤蚯蚓种苗的比例投放蚯蚓种苗,每隔15~20天加一次步骤(2)制得的饵料,每次加饵料的厚度为0.15~0.2m,并收集蚯蚓粪,加饵料达到10次之后,收捕蚯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10%~30%的家禽粪便为鸡粪、鸭粪、鹅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自然发酵期间每隔24h翻堆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蚯蚓床的尺寸为长3~4m,宽0.8~1m,高0.4~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次加饵料前先收集蚯蚓床表面的蚯蚓粪,再进行翻床,最后加饵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菌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饵料达到10次之后,在蚯蚓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饵料,待蚯蚓往下转后,收集蚯蚓粪,反复如此,最后蚯蚓集中在底部,翻转饵料,收捕蚯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40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钓鱼的鱼竿
- 下一篇:一种提高丽蝇蛹集金小蜂抗寒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