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中钒的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4126.1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魏跃军;张俊粉;李凤臣;王琪;陈超;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C21C5/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渣中钒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承德地区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为世界级的钒钛磁铁矿基地,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多采用间接法提钒,即先将矿炼成铁水后,再利用转炉氧化吹炼得到含钒的炉渣作为提钒的原料,提钒后半钢(即提钒后的铁水)仍含有较高的残钒,此外含钒铁水工艺流程中个别工序处理能力的限制,部分含钒铁水未经提钒而直接兑入炼钢转炉,该过程半钢或铁水中会有相当量的残钒氧化进入钢渣,使得钢渣中的V2O5含量较高,一般为3~5%。
含钒钢渣为高碱度、低品位炉料,主要成分为CaO 40~60%,TFe 11~12%,Si02 7~10%,MgO 5~11%,V2O5 3~5%。含钒钢渣是重要的、很有利用价值的冶金二次资源,可作为提取V2O5的重要原料,但由于其钙、铁含量高,钒含量低,钒存在状态复杂,弥散分布于多种矿物相中,使得其中的钒难以回收利用,当前含钒钢渣中钒无法实现资源再利用,多露天堆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钢渣中V2O5的再利用,主要通过转炉出钢过程中增加钢渣出渣量,精炼利用铝粉、碳化硅、硅铁粉还原钢渣中的V2O5进入钢水,实现钒资源再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钢渣中钒的利用方法采取下述工艺步骤:转炉出钢的钢渣进入精炼LF炉后,加入石灰、萤石,添加还原剂还原渣中的氧化钒;同时利用LF炉电极补热,加热后调整氩气流量增加钢渣界面反应,促进还原反应。
本发明所述还原剂为硅铁粉、碳化硅、铝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还原剂添加量为硅铁粉0.5-1.0kg/t钢,碳化硅0.5-1.0kg/t钢,铝粉0.5-1.0kg/t钢。
本发明转炉出钢时,钢渣厚度为200-500mm。
本发明所述进入精炼LF炉后加入石灰3-6kg/t钢,萤石1-2kg/t钢,使钢渣中CaO/SiO2为5-8,还原剂加入量0.5-3.0kg/t钢。
本发明所述应利用LF炉电极加热补热,加热温度为1590-1620℃,加热时间为10-15min。
本发明所述加热后调整氩气流量1000-1500nL/min,时间3-5min。
本发明所述钢渣量350mm,加入石灰4kg/t钢,萤石1.2kg/t钢,添加还原剂1.8kg/t钢,还原剂为硅铁粉0.5kg/t钢,碳化硅0.5kg/t钢,铝粉0.8kg/t钢;钢渣中CaO/SiO2为5,电极补热12min,温度为1590℃,加热后氩气流量1200nL/min,时间3min。
本发明所述钢渣量400mm,加入石灰4.5kg/t钢,萤石1.5kg/t钢,添加还原剂1.7kg/t钢,还原剂为碳化硅0.8kg/t钢,铝粉0.9kg/t钢;钢渣中CaO/SiO2为6,电极补热13min,温度为1620℃,加热后氩气流量1300nL/min,时间5min。
本发明所述钢渣量450mm,加入石灰5.0kg/t钢,萤石1.8kg/t钢,添加还原剂1.8kg/t钢,还原剂为碳化硅0.9kg/t钢,铝粉0.9kg/t钢;钢渣中CaO/SiO2为8,电极补热13min,温度为1600℃,加热后氩气流量1200nL/min,时间4min。
本发明理论基础
热力学:利用基础热力学数据可以推导出钒氧化物被C、Si、Al还原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V2O5(s)+C(s)=2 VO2(s)+CO(g) △G0=-49070-213.42T (1)
VO2(s)+1/2C(s)=1/2 V2O3(s)+1/2CO(g) △G0=47650.25-79.433T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4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