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4942.2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石艺;夏建国;余铁稳;艾传井;杨俊波;金勤胜;李智;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入 式扩底型管桩 施工工艺 | ||
1.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准备若干底部为锥形桩尖(1)的管桩(2),管桩(2)的桩身孔(3)内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桩身孔(3)侧壁接触的钢筋笼(4),钢筋笼(4)安装在锥形桩尖(1)上,所述管桩(2)由桩身(10)和与桩身底端连接的锥形桩尖(1)构成;
步骤2:用打磨机打掉桩身(10)底部的水泥浮浆,使桩身(10)的桩身孔(3)侧壁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所述水泥浮浆的长度为0.8~1.5m;
步骤3:按正常管桩(2)的施工工艺对管桩(2)进行静压或锤击施工,直到将管桩(2)打压至设计标高;
步骤4:在桩身孔(3)内放入一根直径小于钢筋笼(4)内径的芯轴(5),对桩身孔(3)内的芯轴(5)进行静压或锤击施工,使锥形桩尖(1)与桩身(10)分离,并使锥形桩尖(1)向下移动20~30cm;
步骤5:在桩身孔(3)内浇入含有膨胀剂的混凝土(6),并使混凝土(6)的顶端端面高于钢筋笼(4)的顶端端面,所述混凝土(6)中膨胀剂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8~12%;
步骤6:在桩身孔(3)内再次放入一根直径小于钢筋笼(4)内径的芯轴(5),对桩身孔(3)内的芯轴(5)再次进行静压或锤击施工,使混凝土(6)在桩身孔(3)底部由里向外挤出,并最终形成扩大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浇筑混凝土(6)时,应控制混凝土(6)浇筑速度,并防止混凝土(6)下方出现大的空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浇筑混凝土(6)的时间小于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芯轴(5)的直径比桩身(10)的内径小2~7c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芯轴(5)的直径比桩身(10)的内径小2~7c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当混凝土(6)顶端端面低于钢筋笼(4)顶面时,暂停锤击或静压,并重新加入混凝土(6),使混凝土(6)顶端端面始终高于钢筋笼(4)顶端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49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蚀预应力锚杆
- 下一篇:地质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