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506.7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滋;渡边雅范;伊藤高史;铃木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 ||
1.一种电气设备,其将电能转换为光、风、热及声的任意一种以将转换后的形式输出到电气设备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包括:
主体部,其将光、风、热及声的任意转换后的形式从前表面侧输出到所述主体部的外部;
一对侧部框架,其支撑所述主体部;
内置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的支撑机构部,其各自枢转地支撑所述主体部;
顶部框架,其连接所述一对侧部框架的上端;
一对底部框架,其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的下端向后侧延伸;
连接框架,其连接所述一对底部框架的后端;以及
电池保持部,其具有向所述主体部供应电能的可拆卸地附接到其上的可充电电池,
所述电池保持部被设置在连接框架中且被设置为与所述主体部的后表面具有间隔,
部分圆柱形的凹槽被形成在所述一对底部框架的邻近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表面上,所述部分圆柱形的凹槽具有与由所述一对侧部框架支撑的主体部的支撑轴大致平行的轴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用于可充电电池的附接部被形成于所述电池保持部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底部框架被放到地上的所述电气设备自主站立的状态中,附接到电池保持部的可充电电池的重心被设置为低于所述主体部由所述一对侧部框架支撑的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设备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底部框架被安装在安装表面上的状态中使用,以及能够在只有附接到所述电池保持部的所述可充电电池被安装在安装表面上的状态中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持部的定位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被形成为沿着距所述底部框架距离增加的方向从所述凹槽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持部的定位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被形成为从所述电池保持部的近端到其远端距所述主体部的距离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设备包括框架部,该框架部具有支撑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对侧部框架、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的下端向后侧延伸的所述一对底部框架、以及连接所述一对底部框架的所述连接框架,
在所述电池保持部及所述主体部之间的所述框架部起到了悬挂在外部部件上的挂钩部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部框架被放在地上的状态中,所述侧部框架及所述电池保持部被构造为向上延伸,且
所述挂钩部被构造为位于由所述主体部、所述电池保持部及所述框架部形成的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部被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及所述电池保持部之间的连接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持部的前表面侧相对于所述底部框架向后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部被设置在所述侧部框架及所述底部框架之间的连接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机控股株式会社,未经工机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5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滑动轴承的潜水轴混流泵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节能节材石化流程冲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