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多级异形带传动防汛沙袋连续抛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676.5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能;严江军;曾功俊;何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1/14 | 分类号: | B65G21/14;B65G21/12;B65G1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多级 异形 传动 防汛 沙袋 连续 抛送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洪防汛领域,涉及沙袋抛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多级异形带传动防汛沙袋连续抛送机。
技术背景
在我国洪涝灾害经常发生,但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付洪水可以采取的手段,仍然是依靠人海战术,能够利用的防汛抢险机械装备很少。尤其是当大坝决堤、拦截洪水时,需要投掷沙袋阻隔洪水,工作环境恶劣,时间紧迫;而实际上,大多是通过人工抛掷沙袋,几乎不使用沙袋投掷机械。人工只能间断性抛投沙袋,频率低,所以有些沙袋就直接被洪水冲走,延误进度,有时甚至错过了拦截洪水的最佳时间,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亟需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连续地投掷沙袋的机械代替人工投掷,在防汛期间尽可能多地挽回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人工作业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多级异形带传动防汛沙袋连续抛送机,实现防汛期间能快速连续性抛送沙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履带式行走装置、旋转台转向装置、抛送台升降装置、折叠式抛送台展开装置、带传动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行走电机、履带传动机构和基座;所述的履带传动机构安装在基座的底部两侧,行走电机驱动履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旋转台转向装置包括旋转台、转向电机、蜗杆、传动轴和蜗轮;所述的转向电机固定在基座上,传动轴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蜗杆与传动轴固定,并与蜗轮啮合;所述旋转台的底部与蜗轮固定,并与基座铰接。
所述的折叠式抛送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滑块、导轨、中速带机架连杆和中速带传动机架。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由液压系统提供,第一液压缸的缸筒铰接在旋转台上;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和中速带机架连杆的一端均与滑块铰接,滑块与固定在旋转台上的导轨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中速带机架连杆的另一端与中速带传动机架的中部铰接;中速带传动机架的一端与旋转台铰接。
所述的折叠式抛送台展开装置包括高速带传动机架、低速带传动机架、第二液压缸、高速带机架连杆、第一连杆、第三液压缸、第二连杆和低速带机架连杆。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动力均由液压系统提供;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中速带传动机架和高速带传动机架在同一铰接点处铰接,第二液压缸的缸筒、高速带机架连杆的一端和第一连杆的一端在同一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中速带传动机架铰接,高速带机架连杆的另一端与高速带传动机架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中速带传动机架和低速带传动机架在同一铰接点处铰接;第三液压缸的缸筒、第二连杆的一端和低速带机架连杆的一端在同一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中速带传动机架铰接,低速带机架连杆的另一端与低速带传动机架铰接。
所述的中速带传动机架高速带传动机架和低速带传动机架均设有带传动装置;所述的带传动装置包括带传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异形带、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带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主动带轮固定在主动轴上;从动带轮固定在从动轴上,并与主动带轮通过异形带连接;所述异形带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小突起。其中一个带传动装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铰接在低速带传动机架的两端,另一个带传动装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铰接在高速带传动机架的两端;其余两个带传动装置并排设置,其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与中速带传动机架铰接;四个带传动装置的带传动电机转速由低速带传动机架至高速带传动机架方向依次提高。
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溢流阀、第一换向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为两位三通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均为三位四通阀;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经过滤器与油箱相通,出油口与溢流阀及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均相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相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与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及第三节流阀的进油口均相通,另一个出油口与油箱相通;第一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第二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三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第三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四换向阀的进油口相通;第二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两个油腔相通,第三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两个油腔相通,第四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与第三液压缸的两个油腔相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的出油口均与油箱相通。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益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