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6275.1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卫平;陈宗美;王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紫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净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对水资源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能重新得到使用,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净化是指从原水中除去污染物的净化过程,根据其采取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常用的物理水处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将较大的杂质过滤掉,或者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常用的物理方法还包括沉淀法,通过去除比重较小的杂质和除去比重较大的杂质,进而得到去除部分杂质后的水。
中国专利CN103723818A中公开了水处理填料表面涂覆聚丙烯酰胺凝胶膜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一定组分的聚丙烯酰胺浸泡液,将浸泡后的聚丙烯酰胺固化,从而得到聚丙烯酰胺凝胶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需求,本发明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净化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与水的接触面更大,从而起到良好的吸附作用。本发明的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丙烯酰胺 8-12份,
碳纳米管 5-8份,
壳聚糖 3-5份,
环糊精 2-3份,
聚乙二醇 1-2份,
戊二醛 0.05-0.5份,
水 88-92份。
所述碳纳米管的粒径为12-25纳米。
所述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400。
一种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酰胺8-12份加入水88-92份中,搅拌均匀后,静置0.5-2小时;
(2)在上述物料中依次加入碳纳米管5-8份、壳聚糖3-5份、环糊精2-3份和聚乙二醇1-2份,搅拌均匀,缓慢加入戊二醛0.05-0.5份;
(3)将步骤2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中,加热15-20分钟,去除气泡,静置,得到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
步骤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75℃。
所述去除气泡采用超声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得的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由于将壳聚糖、环糊精、聚乙二醇加入到聚丙烯酰胺中,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2)本发明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加入碳纳米管,增加了材料的比较面积和吸附强度,提高了吸附效果。
(3)本发明通过加入戊二醛使得材料能够良好的进行交联,从而提高了材料吸附后的稳定性。
(4)本发明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将聚丙烯酰胺8kg加入水88kg中,搅拌均匀后,静置0.5小时;
(2)在上述物料中依次加入粒径为12纳米的碳纳米管5kg、壳聚糖3kg、环糊精2kg和平均分子量为200的聚乙二醇1kg,搅拌均匀,缓慢加入戊二醛0.05kg;
(3)将步骤2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中,在55℃下加热15分钟,超声法去除气泡,静置,得到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
制得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将聚丙烯酰胺8kg加入水88kg中,搅拌均匀后,静置0.5小时;
(2)在上述物料中依次加入粒径为25纳米的碳纳米管5kg、壳聚糖3kg、环糊精2kg和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1kg,搅拌均匀,缓慢加入戊二醛0.05kg;
(3)将步骤2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中,在55℃下加热15分钟,超声法去除气泡,静置,得到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
制得用于水净化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将聚丙烯酰胺12kg加入水92kg中,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6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