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逐级响应的纳米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6996.2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勋;陈进进;肖春生;庄秀丽;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7/34 | 分类号: | A61K47/34;A61K9/51;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级 响应 纳米 载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纳米载体,包括纳米凝胶内核和包裹在所述纳米凝胶内核表面的嵌段共聚物;
所述纳米凝胶内核包括末端的正己基、L-赖氨酸链节、L-胱氨酸链节和L-苯丙氨酸链节;
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20≤m≤200;
5≤n≤50;
所述R选自式101~式106中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己基与L-赖氨酸链节的摩尔比为1:(5~50);
所述正己基与L-胱氨酸链节的摩尔比为1:(5~20);
所述正己基与L-苯丙氨酸链节的摩尔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内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正己胺、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环内酸酐和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溶液;
将L-胱氨酸-N-环内酸酐、L-苯丙氨酸-N-环内酸酐和所述第一反应溶液混合,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溶液;
将第二反应溶液和第二有机溶剂混合,过滤,得到固体;
将所述固体脱去苄氧羰基,得到纳米凝胶内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己胺和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环内酸酐进行反应的温度为15℃~50℃;
所述正己胺和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环内酸酐进行反应的时间为2天~7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L-胱氨酸-N-环内酸酐、L-苯丙氨酸-N-环内酸酐和所述第一反应溶液进行反应的温度为15℃~50℃;
L-胱氨酸-N-环内酸酐、L-苯丙氨酸-N-环内酸酐和所述第一反应溶液进行反应的时间为2天~7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和氯仿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乙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脱去苄氧羰基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8.一种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纳米凝胶内核和嵌段共聚物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搅拌,得到纳米载体;
所述纳米凝胶内核包括末端的正己基、L-赖氨酸链节、L-胱氨酸链节和L-苯丙氨酸链节;
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20≤m≤200;
5≤n≤50;
所述R选自式101~式106中任意一种:
9.一种纳米载药体系,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将纳米凝胶内核与抗肿瘤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加入去离子水,搅拌,透析,冻干,得到载药纳米凝胶内核;
将所述载药纳米凝胶内核和嵌段共聚物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搅拌,得到纳米载药体系;
所述纳米凝胶内核包括末端的正己基、L-赖氨酸链节、L-胱氨酸链节和L-苯丙氨酸链节;
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20≤m≤200;
5≤n≤50;
所述R选自式101~式106中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硼替佐米、喜树碱和紫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69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