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板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572.8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民杰;马骉;沈炯伟;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板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先张法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梁)具有结构高度低、工厂化程度高、运输吊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及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在桥梁工程中,尤其是跨河中小桥工程中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梁),如图1及图2所示,梁间横向一般采用铰缝1’连接(即铰接空心板梁),梁间无横梁连接,且预制梁一般采用等截面充气胶囊2’制作。
铰接空心板梁由于铰缝横向连接性能较差,在重载交通反复作用下,结构呈现出铰缝连接先破坏失效后,单梁受力致结构破坏的特点;由于梁端未设置横梁,单梁四支点支座脱空加剧了横向连接破坏,并易引起伸缩装置过早损坏;等截面梁体结构受力也相对薄弱。
跨河中小桥结构中采用预制装配式小箱梁及T梁等结构。预制装配式小箱梁及T梁采用桥面板及多道横梁刚接连接,整体受力性能较好,但其一般采用后张法预应力及钢内模工艺,结构高度相对较大,加工制作及运输吊装便捷性、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相比空心板梁不具有优势。在跨河中小桥工程中,一般采用低高度梁来降低两侧接坡高度,因此预制装配式小箱梁及T梁存在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板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制作工艺、变截面胶囊内模成型,具有结构高度低、工厂化程度高、运输吊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及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的同时,受力性能及耐久性能均大大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心板梁,其特点是,包含:
矩形本体,所述的矩形本体包含一变截面的内腔;
矩形本体的顶部向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小挑臂钢筋;
矩形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横梁钢筋,其中
所述内腔贯穿所述矩形本体,且与所述矩形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空心板梁进一步包含预应力钢束,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下方,且位于矩形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矩形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内腔采用变截面的充气胶囊内模成型。
所述内腔端部的尺寸小于内腔中间部位的尺寸。
所述横梁钢筋与所述矩形本体的长度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
所述空心板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制作工艺加工制备。
一种空心板梁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含以下步骤:
将预应力钢束放置到台座上,进行张拉后并绑扎钢筋;
将充气胶囊内模充气后放置到预应力钢束上方;
设置横梁钢筋、小挑臂钢筋及外模后浇注混凝土;
静置养生预设时间间隔后将充气胶囊内模放气后抽出;
将预应力钢束放张后,空心板梁制备完成。
所述的充气胶囊为变截面的充气胶囊。
所述的横梁钢筋与所述矩形本体的长度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
本发明一种空心板梁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变截面充气胶囊内模成型变截面的内腔,使得空心板梁纵向形成变厚度腹板,大大改善了支座附近截面的结构受力性能;端部设有横梁钢筋,整体受力性能好,能解决支座脱空后的受力问题,并利于伸缩装置安装;顶部两侧边延伸的小挑臂钢筋,便于相邻空心板梁形成刚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形式的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空心板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端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3-图6所示一种空心板梁,包含:矩形本体1,所述的矩形本体1包含一变截面的内腔2;矩形本体1的顶部向两侧边分别延伸有小挑臂钢筋11;矩形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横梁钢筋3,所述内腔2贯穿所述矩形本体1,且与所述矩形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预应力钢束4,设置在所述内腔2的下方,且位于矩形本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矩形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内腔2采用变截面的充气胶囊内模成型;即内腔2端部的尺寸小于内腔中间部位的尺寸,具体地,支座附近内腔2截面尺寸较跨中缩小5~20cm,使支座截面腹板厚度及顶、底板厚度相应加大5~20cm,结构纵向形成变厚度腹板,也即内腔2两头细,中间粗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索护套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拉索防护套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