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能有效抑制杀灭红果枸杞病理真菌的生物肥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57953.6 申请日: 2015-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4628435B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吴渊;胡慧雯;徐薇薇;阮晖;梁莹;许丽珍;吴孔华;莫建平;史金昕波;缪丹;俞雨;吴盛彬;徐腾洋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C05G3/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代理人: 陈升华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有效 抑制 杀灭 红果 枸杞 病理 真菌 生物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防治肥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能有效抑制杀灭红果枸杞病理真菌的生物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果枸杞既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又是一种营养滋补品,被列入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名单中。作为传统中药,红果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红果枸杞果实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红果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红果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有益于眼睛的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红果枸杞子。并且,红果枸杞子从诗经“集于苞杞”时起,便用于医药,迄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自古就有晋朝葛洪单用红果枸杞子捣汁滴目,治疗眼科疾患的故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果枸杞最显著的功效是抗疲劳和降低血压。此外,红果枸杞能够保肝、降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据临床医学验证,红果枸杞还能治疗慢性肾衰竭。红果枸杞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促进肝损伤修复。

红果枸杞属于茄科红果枸杞属,是一种落叶灌木。红果枸杞树的主干粗大约10至20厘米,树高1.5米左右,主枝粗壮,外皮淡灰色。栽培时,经人工整枝而形成圆形树冠,树冠围径约1.6米。果枝生长于叶腋处,短而细长,通常弯曲下盘,叶片丛生于短枝上,呈长圆形。

红果枸杞每年的休眠期,从头年11月到次年3月,每年生长期为7个月,即每年的3月至10月。在生长期内,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开花、果实发育连续不断,交错进行。花冠呈漏斗状,粉红色或深紫红色,花凋谢前为乳白色。花期是每年5月至10月,连续开花,连续结果。果实成熟时为鲜红色。果期从6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直到霜期到来截止。一年内有2次大规模开花结果期,春季4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采果。另一次8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采收秋果,幼树当年栽植,当年开花结果,以后,随着树龄增长,开花结果能力逐渐提高,15年后,开花结果能力又渐渐降低。果肉内有种子。红果枸杞种子很小,千粒重只有0.83-1.0克,常温条件下,可保存4-5年,在20-25℃适温条件下,7天种子就能发芽。

红果枸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栽培经济植物,是适合于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生态林等的多用途树种。青海红果枸杞又名柴达木红果枸杞(简称柴杞),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色红粒大,果实卵圆形,籽少、肉厚,大小均匀,品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红果枸杞在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病虫害发生,红果枸杞真菌病害主要是黑果病、红果枸杞白粉病和根腐病。

红果枸杞炭疽病俗称黑果病,主要危害青果、嫩枝、叶、蕾、花等。青果染病初在果面上生小黑点或不规则褐斑,遇连阴雨病斑不断扩大,半果或整果变黑,干燥时果实溢缩;湿度大时,病果上长出很多橘红色胶状小点;嫩枝、叶尖、叶缘染病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扩大后变黑,呈湿腐状,病部表面出现黏滴状橘红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红果枸杞根腐病于6月下旬发病,7-8月较严重。初期根部发黑,逐渐腐烂,而后地上部枯萎,全株死亡。症状:危害根茎部,发病初须根变褐腐烂,后蔓延至主根发黑腐烂,严重时外皮腐烂剥落,只剩下木质部,最后全株枯死。红果枸杞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及茎基部。病株外观表现为叶片发黄、萎垂。挖起病株剖检根、茎部,可见患部变褐至黑褐色,有的皮层腐烂、脱落,露出木质部。根茎内部维管束亦变褐。潮湿时患部表面有时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粉霉病征(病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病原有根腐型和腐烂型两种,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可借助灌溉水、雨水溅射及肥料施用等传播,翌年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萌发作为初次侵染接种体,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作为再次侵染接种体而扩大侵染危害。通常植地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地不平、耕作粗放的田块发病较重。肥水管理不当,施肥不足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上杂肥,或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过多等容易诱发本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