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8465.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1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锋;何坤;黄鹏;周激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W56/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井下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时钟 同步 方法 | ||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部署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包括若干一般节点和一个时钟源节点,上述节点又分为未同步节点和同步后节点,其中,时钟源节点始终为同步后节点;
(2)使未同步节点和同步后节点在矿井下自由移动;
(3)当两个节点相遇后,按照以下策略决定同步操作:
(31)若两个节点都为未同步节点,则节点间不进行同步;
(32)若两个节点中一个为未同步节点A,另一个为同步后节点B,则未同步节点A通过两次单跳同步向同步后节点B同步;
(33)若两个节点均为同步后节点,分别用i和j表示,则交换校正时钟,并进行以下判断及操作:
若|Ei(t)-Ej(t)|<σ,则两节点间不发生同步;
若Ei(t)>Ej(t)+σ,则节点i将节点j视为时钟源节点并向节点j进行同步;
其中,时钟源节点负责提供全网统一的时标,未同步节点是指网络开始运行后没有进行时钟同步的节点,同步后节点是指网络开始运行后至少进行过一次时钟同步的节点;用Ci(t)表示节点i在t时刻的本地时钟,用Ti(t)表示同步后节点i在t时刻的校正时钟,所述Ei(t)表示节点i的校正时钟Ti(t)在t时刻的误差,Ej(t)表示节点j的校正时钟Tj(t)在t时刻的误差,σ为常数,t为时钟源的时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未同步节点通过DMTS、RBS、TPSN、LTS、HRTS或FTSP连续进行两次单跳时钟同步,其中,第一次同步后,节点A并不调整自己的时钟,经过第二次同步后,未同步节点A将第二次同步结束时的本地时钟同步为同步后节点B的校正时钟:CA(t3)=TB(CA(t3)),其中,TB(CA(t3))表示第二次同步完成时节点B的校正时钟,t3表示第二次同步完成时的时钟源时钟,CA(t3)表示节点A第二次同步结束时间的本地时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84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