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节式挡风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8976.9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陈培根;赵永丽;沈运超;张枝景;张艳;孟坤;刘甫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意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除尘器 调节 挡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节式挡风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电除尘器的粉尘排放在不断降低,几乎已经达到了其原理的极限,因此如何在除尘器技术设计的细节上进行突破,是进一步提高电除尘性能降低排放的最有效途径,常规电除尘器由于结构问题,在壳体和最外侧阳极板之间都存在一个间隙,该间隙成为一个除尘盲区,造成未经处理的含尘烟气逃逸。据计算显示逃逸的烟气所携带的粉尘足以造成排放严重不达标。只能通过将除尘盲区堵住,来提高除尘器的排放效率。但是又由于电除尘器自身高度较高(一般在10米),再加上一些高温除尘器极高的烟气温度(一般可达400℃),又会造成该装置在除尘器立柱严重时也朝电场内部拱弯变形,从而导致防风板与阴极之间因位置位移过大而放电。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自动滑移结构很好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式挡风板,设置在电除尘器的壳体与最外侧阳极板之间,有效的防止和避免电除尘器内壳体与最外侧阳极板之间的除尘盲区内的未经处理的含尘烟气逃逸,该自调式挡风板采用两段式自动滑移结构,不会因为电除尘器自身高度过高和高温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过高,在除尘器立柱严重时超电场内部变形,造成防风板与阴极之间因位置位移过大而放电,进一步提高了电除尘器降低排放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节式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电除尘器的壳体与最外侧阳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板为金属板,包括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所述上挡风板与电除尘器壳体安装固定,所述下挡风板通过铆钉与电除尘器壳体外侧阳极板搭接。
所述下挡风板与电除尘器壳体外侧阳极板之间不允许焊接。
所述上挡风板为“L”型结构,还包括上滑行槽和上滑脚,所述上滑脚设置在与下挡风板连接的一端,所述上滑行槽设置在上挡风板的内侧侧面。
所述下挡风板为“U”型结构,还包括下滑行槽和下滑脚,所述下滑脚设置在与上挡风板连接的一端,所述下滑行槽设置在下挡风板的内侧侧面。
所述下滑脚设置在上滑行槽内,所述上滑脚设置在下滑行槽内,上挡风板与下挡风板之间在外力作用下通过上、下滑行槽和上、下滑脚上下自动调节滑动,不会因为电除尘器自身高度过高和高温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过高,在除尘器立柱严重时超电场内部变形,造成防风板与阴极之间因位置位移过大而放电,进一步提高了电除尘器降低排放的工作效率。
所述上滑脚的宽度小于下滑行槽。
所述下滑脚的宽度小于上滑行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式挡风板,采用两段式自动滑移结构,有效的防止和避免电除尘器内壳体与最外侧阳极板之间的除尘盲区内的未经处理的含尘烟气逃逸,解决了传统挡风板因为电除尘器自身高度过高和高温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过高,在除尘器立柱严重时超电场内部变形,造成防风板与阴极之间因位置位移过大而放电,进一步提高了电除尘器降低排放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安装简单,现场几乎免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的上挡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的下挡风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除尘器的自调节式挡风板,所述挡风板1设置在电除尘器的壳体2与最外侧阳极板3之间,其特征在于:
如图3、4、5、6所示:
所述挡风板1为金属板,包括上挡风板11和下挡风板12,所述上挡风板11与电除尘器壳体2安装固定,所述下挡风板12通过铆钉4与电除尘器壳体2外侧阳极板3搭接。
所述下挡风板12与电除尘器壳体2外侧阳极板3之间不允许焊接。
所述上挡风板11为“L”型结构,还包括上滑行槽111和上滑脚112,所述上滑脚112设置在与下挡风板12连接的一端,所述上滑行槽111设置在上挡风板11的内侧侧面。
所述下挡风板12为“U”型结构,还包括下滑行槽121和下滑脚122,所述下滑脚122设置在与上挡风板11连接的一端,所述下滑行槽121设置在下挡风板12的内侧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意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意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8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