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盐碱土壤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9666.9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力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9K17/42;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1013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盐碱 土壤 微生物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土壤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盐碱地一般是指盐分含量大于0.3%、pH值大于8的土壤生态环境,这样的土壤环境几乎都具有有机质含量低、全氮量低下碱解氮更低、有效磷含量极低、有效水分含量低下、土壤团粒结构差、土壤通透性下降、微生物菌群的活动受到抑制、土壤地温春秋偏低夏季偏高等特性,不仅妨碍了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降低了土壤对水、肥、气、热的供应和协调能力,而且限制了土壤肥力的进一步提高和潜在肥力的发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分布有盐渍土,总面积大致为10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中国是世界上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盐碱地总面积约为3600万公顷,而且由于农田浇灌不当、排水不良及施肥不合理,盐碱地面积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状况。改造治理及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盐碱地对植物造成的主要伤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植物细胞质中金属离子(主要是Na+)的大量积累,它会破坏植物细胞内离子平衡并抑制植物细胞内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最终因碳饥饿而死亡;二是盐碱土壤是一个高渗环境,它能阻止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从而使植物因“干旱”而死亡。同时盐碱土壤pH值较高,这使得植物体与外界环境酸碱失衡,进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造成细胞内溶物外渗而使植物死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土壤的微生物菌肥,所述的微生物菌肥中有效活菌总数高达5亿/克,与有机物、无机物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快速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有机质和有效磷及铵态氮的含量;可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团粒结构差、土壤通透性低以及微生物菌群的活动受到抑制的状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盐碱土壤的微生物菌肥,以重量份计,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原料包括:
草炭45~55份、安琪酵母残渣25~35份、磷酸一铵5~15份、硫酸铵5~15份、复合菌剂1~3份;
所述复合菌剂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啤酒酵母、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菌肥中,复合菌剂中的6种菌种都能形成孢子状,使得菌株在恶劣的盐碱土壤中的生存能力得以提高,将这些功能菌株进行组合复配制成复合菌剂后,各菌株的繁殖速度加快,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将复合菌剂与草炭、安琪酵母残渣这些有机质和磷酸一铵、硫酸铵无机盐组合在一起后,具有如下所述的功能:
一是复合菌剂中每克高达五亿的高活性功能菌株不但可以快速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同时啤酒酵母及木霉菌的升温特性可提高土壤地温,有利于激活土壤中的磷元素,同时使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质快速腐熟;光合菌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营养转化;胶冻样芽孢杆菌能够提高植物对土壤中的磷、钾的转化吸收;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起到固氮、促生的作用;根瘤菌起到促进植物种子萌芽、促进根际发育的作用;
二是草炭及安琪酵母残渣的高有机质特性直接补充盐碱地的有机质,提高土壤活性的同时给微生物菌株快速繁殖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草炭中富含腐殖酸成分,利用腐殖酸大分子结构的特性,络合土壤有机质、使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有机质及水分流失,实现保水、保肥的功能;安琪酵母残渣中富含的黄腐酸可以有效实现高温季节防止植物体水分流失,从而达到抗旱的目的;
三是硫酸铵中的铵态氮,直接给盐碱地补充氮元素,采用硫酸铵可避免在水解时吸收土壤中大量的热量,从而增加土壤的寒性而不利于磷钾肥的分解转化;
四是磷酸一铵给土壤快速补充磷元素;
五是利用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磷酸一铵、硫酸铵中的酸根离子吸附盐碱地中的金属阳离子,多余的酸根离子还可中和盐碱地中的碱性,有利于实现土壤酸碱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力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力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