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0873.6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6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芮一川;徐菁利;张敏;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048;H01G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氮化 石墨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箔泡入酸液中超声处理,取出钛箔用去离子水冲洗,将钛箔浸入双氧水溶液中,常压下将溶液温度从室温加热至60~95℃,保温10~60分钟,反应结束后取出钛箔并晾干;
(2)将步骤(1)中获得的钛箔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氨气对钛箔氮化处理,在钛箔表面构筑氮化钛,所得氮化钛为三维网络状结构;
(3)采用浸渍提拉或滴涂的方法在氮化钛表面沉积一层石墨烯,将其置于60~100℃的烘箱中烘干,即得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
步骤(1)所述的酸液为浓氢氟酸、浓硝酸和水的混合溶液,酸液中浓氢氟酸、浓硝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5):(10~20):100,所述的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35%;
步骤(2)中,对钛箔氮化处理的反应温度为800~1000℃,保温时间为0.5~3小时;
步骤(3)中石墨烯溶液浓度为0.5~5克每升,且石墨烯尺寸为0.5~100微米,采用机械剥离、氧化石墨还原、气相沉积或热还原的方法获得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钛箔的厚度为0.005~5毫米,纯度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钛箔泡入酸液前,对钛箔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是将钛箔依次用洗涤剂、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5~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氨气的流量为50~500毫升每分钟。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自支撑的氮化钛/石墨烯复合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8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