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蛋白Nt4CL5aPcSTS的相关生物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61199.3 申请日: 2015-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4611354B 公开(公告)日: 2017-09-05
发明(设计)人: 郭辉力;马兰青;张红;薛飞燕;马雅迪;杨亚东;罗在柒;刘文彬;冯静;刘欢;姜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农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62 分类号: C12N15/62;C12N9/10;C12N9/00;C12N1/21;C12N1/19;C12P7/2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2206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融合 蛋白 nt4cl5apcsts 相关 生物 材料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融合蛋白Nt4CL5aPcSTS的相关生物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Resveratrol,简称Res),化学名为3,4',5-三羟基-1,2-二苯乙烯(trans-3,4',5-trihydroxystilbene),又称芪三酚,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分子量为228.2,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天然的白藜芦醇在很多植物中存在,例如虎杖、花生和葡萄等。

白藜芦醇是植物遭遇紫外线照射、机械损伤及真菌感染时急剧增加的一种植保素,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具有抗癌、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和植物雌激素等作用,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白藜芦醇是葡萄酒最重要的保健成分,法国人在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食习惯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就得益于经常饮用含白藜芦醇的红葡萄酒。

白藜芦醇来源于苯丙烷代谢途径(Phenylpropanoid pathway)。其生物代谢途径为:苯丙氨酸在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作用下裂解成反式肉桂酸,肉桂酸在肉桂酸-4-羟基化酶(Cinnamate-4-hydroxylase,C4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4-香豆酸,4-香豆酸在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的作用下合成4-香豆酰辅酶A,最后,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催化1分子的4-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的丙二酰辅酶A生成白藜芦醇(图1)。

在生物体内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限速步骤较多,单纯过量表达某一关键酶虽然对白藜芦醇的含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它步骤限制,白藜芦醇的高水平积累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白藜芦醇的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融合蛋白Nt4CL5aPcSTS的相关生物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融合蛋白Nt4CL5aPcSTS的相关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20)中的任一种:

B1)编码融合蛋白Nt4CL5aPcSTS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

B4)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

B6)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

B7)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B8)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B9)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10)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11)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12)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1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14)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15)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16)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17)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B18)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B19)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B20)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所述融合蛋白Nt4CL5aPcSTS是如下⑴或⑵的蛋白质:

⑴由Nt4CL蛋白和PcSTS蛋白融合得到的融合蛋白:

所述Nt4CL蛋白是如下a)或b):

a)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第1-542位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b)将a)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PcSTS蛋白是如下A或B:

A、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第548-935位氨基酸残基所示的蛋白质;

B、将A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质。

⑵将⑴的N端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带标签蛋白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