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气溶胶播散的生物样本采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1822.5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9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民;黄国珍;汪世存;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迪艾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气溶胶 播散 生物 样本 采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防止痰液样本运送及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而设计的样本采集管。它包括管体和管盖,其特征是:管盖中空状设计,中空状上部开口处由盖片密封,盖片四周设有透气孔,在盖片与中空状管盖的底部之间设有吸附层,中空状管盖的中央设有中空状顶杆,中空状顶杆上端开口处设有活动密封盖,顶杆自上而下穿过盖片、吸附层及中空状管盖底部而深入到管体,中空状顶杆的下端开口设在管盖底部以下,深入到管体的顶杆四周设有叶片。本发明便于收集痰液等生物样本,可以防止样本在运送及预处理(均质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的扩散,保护环境,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痰液样本进行采集和预处理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痰液样本采集并对痰液样本进行预处理的,可以防止痰液样本在运送或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传播的痰液样本采集管。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试验中,往往需要对病人的痰液等生物样本进行采集、运送及预处理(消化、均质化)。为了解决痰液样本的运送及预处理工作,发明人于2007年发明一种专用于自动化细菌分离培养装置的生物样本采集管、专利号为ZL200720083467.2,这种采集管仅解决了痰液样本的运送及预处理问题,但是在样本的运送及预处理(消化及均质化)过程中,特别是痰液样本,容易产生气溶胶播散,造成环境的污染,对操作人员构成危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可以防止气溶胶扩散的痰液样本采集管,以规避痰液样本在运送、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播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生物样本采集管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气溶胶扩散的生物样本采集管,以规避痰液样本在运送、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扩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管体和管盖,其特征是:管盖中空状设计,中空状上部开口处由盖片密封,盖片四周设有透气孔,在盖片与中空状管盖的底部之间设有吸附层,吸附层为过滤材料层或海绵块,中空状管盖的中央设有中空状顶杆,中空状顶杆上端开口处设有活动密封盖,顶杆自上而下穿过盖片、吸附层及中空状管盖底部而深入到管体,中空状顶杆的下端开口设在管盖底部以下,深入到管体的顶杆四周设有叶片。所述的管盖与管体密封。所述中空状顶杆与管盖底部薄弱密封联接,当外力对顶杆向下施压时,此联接易于脱离。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生物样本可直接在临床上采集至采集管,可以在密闭良好的状态下运送至微生物实验室。
2)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无需打开样本采集管,仅从中空状顶杆的开口处加入试剂(如消化液),然后盖好封盖即可。无需接触样本,减少操作人员受感染的危险。
3)生物样本在运送或在实验室对样本进行预处理时,痰液样本产生的气溶胶会被吸附层(如海绵块)吸附,保护实验室环境和操作人员安全。
4)中空状顶杆在外力施压下与管盖底部脱离,转动顶杆,可以带动顶杆下端叶片的运动,促使痰液样本均质化。
5)管体的底部设计薄弱,易于被钉头状物体刺破,可用于样本的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管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迪艾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迪艾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