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2049.4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一树;川田浩史;木下昌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505;H01M4/48;H01M4/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正极 | ||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以Li2MnO3‑LiMO2固溶体(M是选自Ni、Co、Fe、Al、Mg、Ti、Sn、Zr、Nb、Mo、W、和Bi中的至少1种)为主体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LiaM*O2(0.1≤a≤1.1,M*是选自Ni、Co、Fe、Al、Mg、Ti、Sn、Zr、Nb、Mo、W、和Bi中的至少1种)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并使每单位厚度所含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相对于第1正极活性物质与第2正极活性物质的合计重量的比率,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附近比正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的界面附近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使用了所述正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要求高容量化和高的安全性。
Li2MnO3(Li〔Li1/3Mn2/3〕O2)及其固溶体所代表的富锂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除了Li层以外的过渡金属层也含有Li,参与充放电的Li多,因此作为高容量正极材料受到关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67708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正极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并不充分。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是在集电体上设置了包含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以Li2MnO3-LiMO2固溶体(M是选自Ni、Co、Fe、Al、Mg、Ti、Sn、Zr、Nb、Mo、W、和Bi中的至少1种)为主体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LiaM*O2(0.1≤a≤1.1,M*是选自Ni、Co、Fe、Al、Mg、Ti、Sn、Zr、Nb、Mo、W、和Bi中的至少1种)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且每单位厚度所含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相对于第1正极活性物质与第2正极活性物质的合计重量的比率,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附近比正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的界面附近高。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截面图。
图2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沿纵向切断而表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正极
11 第1正极活性物质层
12 第2正极活性物质层
13 正极集电体
21 第1正极活性物质
22 第2正极活性物质
23 导电材料
24 粘结剂
42 负极
44 隔板
46 卷绕电极体
50 电池外装罐
60 圆筒型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2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