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3968.3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莉;郑之旺;寸海红;夏辉;孙伟;董君;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刘文娟;柯海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镀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板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在车身中要求的高强度和高的成型性冷轧钢板,连续退火生产成型性能优良的代表性利有以下2项:
(1)200710048926.8深冲光整热镀锌钢板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3~0.006%,Ti-3.4N-4C-1.5S:0.02~0.04%,热轧卷取温度70~780℃,冷轧退火温度780~880℃;成品屈服强度180MPa左右,抗拉强度310MPa左右,伸长率42.0%左右,在0.21左右,在1.9左右。
(2)201210338992.X一种汽车用热镀锌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3%、Si:≤0.03%、Mn:0.05~0.15%、P:≤0.02%、S:0.008~0.015%、Als:0.02~0.07%、Ti:0.05~0.09%,B:0.0002~0.01%,其余由Fe;成品屈服强度160MPa左右,抗拉强度280MPa左右,伸长率44.0%左右,r90值2.4左右,n90值0.24。
但是上述方法并不能得到强度和成形性能兼具的热镀锌钢板,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得钢板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力学性能满足屈服强度120~160MPa,抗拉强度280~320MPa,伸长率≥46.0%,塑性应变比r90≥2.6,加工硬化指数n90≥0.26的要求;从而满足市场的具有一定强度且可以进行冲压成型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和退火,其中:
在热轧后以75~90℃/s的冷却速率将热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冷却至卷取的温度;
所述卷取温度为770~800℃;
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75~85%;
所述退火条件为包括:均热温度为830~860℃,均热时间40~70s;
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1%~0.004%,Si:0.01~0.03%,Mn:0.04%~0.2%,P:≤0.015%, S:≤0.015%,Als:0.01~0.05%,Ti:0.06%~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优选的,所述热轧包括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190℃~1220℃,所述粗轧的终轧温度为1085-111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为1035-1065℃,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910℃~930℃。
优选的,所述粗轧后的中间板坯的厚度为33mm~36mm。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钢板,其由上述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由上述冷轧钢板经过热浸镀锌附着上镀锌层。
优选的,上述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中,热浸镀锌采用连续式热浸渡法,热浸镀锌的条件为:锌锅温度450~470℃。
优选的,上述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对热浸镀锌后的钢板进行吹扫、光整和拉矫以及钝化;其中,光整延伸率为0.1-0.5%。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镀锌钢板,其由上述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制得。
进一步,所述热镀锌钢板的屈服强度120~160MPa,抗拉强度280~320MPa,断后伸长率≥46.0%,塑性应变比r90≥2.6,加工硬化指数n90≥0.26。
所述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为100%的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度为8.5级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形成了一种连续退火生产热镀锌钢板的方法。
(2)本发明成分设计简单、工艺控制窗口大和适应性较强,产品表面质量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3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