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4235.1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9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宏;操昭云;黎群;李颖;陈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昊业树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175/06;C09D5/28;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聚氨酯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皮革、合成革、织物、纸张和塑料等基材上涂饰形成绒面感是颇受市场欢迎的,常规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磨毛、磨砂或者添加绒毛粉的方法产生绒面效果,但对表面涂层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或者绒毛粉的添加影响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喷涂滚涂或者刮涂皮革、合成革、织物、纸张和塑料表面,就能产生绒面效果,既不影响涂层表面力学性能,又简化了生产工艺的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制备原料由如下组分组成:
多元醇40~80份
二元醇扩链剂6~15份
脂肪族异氰酸酯30~40份
二羟甲基丙酸2~3.5份
溶剂10~15份
三乙胺1.5~3份
二乙烯三胺1~5份
聚氧乙烯醚复合乳化剂1~2份
增稠剂1~2份。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的分子量为800~2000,所述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或聚己内酯;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所述二元醇扩链剂为新戊二醇或1,4-丁二醇;所述溶剂为二氧六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反应容器中先加入脂肪族异氰酸酯和多元醇,85℃反应2小时,再加入二元醇扩链剂和二羟甲基丙酸,于70℃反应4小时,加入溶剂控制粘度,冷却至50℃,加入三乙胺以及复合乳化剂,乳化后加入二乙烯三胺反应3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出料。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通过控制水性聚氨酯亲水基团含量在临界点以下,使得大分子链在乳液中处于卷曲状态,乳液中的微粒大而且粗糙,从而达到成膜时的绒面效果。但亲水基团含量低,不容易形成稳定乳液,需要通过其它手段来解决。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制备方法,采用独特合成和乳化工艺,制备出性能独特的聚氨酯乳液,合成工艺方面,采用分步聚合和后扩链等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绒面涂料可直接喷涂滚涂或者刮涂皮革、合成革、织物、纸张和塑料表面,就能产生绒面效果,既不影响涂层表面力学性能,又简化了生产工艺。
目前市场上尚无此类产品,由于性能独特,又能简化工艺,已有多家生产企业开始应用,应该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从事生产的企业也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反应容器中先加入40g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80g聚四氢呋喃,85℃反应2小时,再加入15g新戊二醇和3.5g二羟甲基丙酸,于70℃反应4小时,加入15g二氧六环控制粘度,冷却至50℃,加入2.5g三乙胺以及1.5g聚氧乙烯醚复合乳化剂,乳化后加入5g二乙烯三胺反应30分钟,最后加入1.5g增稠剂,出料。
实施例2
反应容器中先加入3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60g聚四氢呋喃,85℃反应2小时,再加入13g1,4-丁二醇和3g二羟甲基丙酸,于70℃反应4小时,加入15g二氧六环控制粘度,冷却至50℃,加入2g三乙胺以及1.5g聚氧乙烯醚复合乳化剂,乳化后加入4g二乙烯三胺反应30分钟,最后加入2g增稠剂,出料。
实施例3
反应容器中先加入35g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65g聚己内酯,85℃反应2小时,再加入14g1,4-丁二醇和3g二羟甲基丙酸,于70℃反应4小时,加入15g二氧六环控制粘度,冷却至50℃,加入2g三乙胺以及1.5g聚氧乙烯醚复合乳化剂,乳化后加入4g二乙烯三胺反应30分钟,最后加入2g增稠剂,出料。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不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昊业树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昊业树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