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传导耳机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4567.X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锦翔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341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耳机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骨传导耳机扬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其工作原理和传统的耳机不同,是通过骨振动来实现声音传导。通常人耳是通过外耳道将空气的振动传至耳膜触动耳神经而感知声音,现有的骨传导技术是通过人体颅骨直接传导至耳神经而感知声音的。骨传导技术的应用时间不长,产品仍然存在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微型骨传导扬声器(扬声器)中,除压电陶瓷振子外,几乎都由磁铁、线圈、振动板及传振装置组成,振动系统也几乎都是由平衡板组成的积层状结构,骨传导扬声器工作时,伴随着振动板的振动,通过与皮肤骨骼的接触将振动进行传递。
现有骨传导扬声器有吊挂式结构及悬撑式结构。这两种结构的振动结构部分都是处于悬空支撑的状态,当振动系统做轴向运动时,由于振动系的Q值(根据T-S参数来定义扬声器的Q值Qts=Qms*Qes/(Qms+Qes))跟振动系的质量有关系,由于音圈和磁系统的装配存在误差,在共振动频率下,吊挂式结构振动系瞬间加速度会变的很大,振动系不能平稳的做轴向运动,导致振动频率不稳定,从而出现异常声音,影响音质。在做跌落冲击实验时,由于振动结构部分采用薄的弹性材质做支撑,受到冲击时极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扬声器的可靠性。电流流过线圈时,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的公式F=B*I*L可知,电流越大,安培力F越大,也就是说在通过一段大电流的音频信号时,振感会很强烈,长时间接触人的皮肤骨骼,人们会感到不适。
申请号为“201310005740.X”、名称为“一种单磁体的骨传导耳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单磁体的骨传导耳机装置,其装置包括由传振片和振动板组成的振动系统;在所述振动板上固定设置有一音圈;其中,还设置有一外导磁板,在所述外导磁板上设置有一磁体,在所述磁体上设置有一内导磁板,在所述内导磁板与所述外导磁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音圈设置在所述间隙内。这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系统的稳定性不高,遇到外界冲击时壳体振动影响扬声器的质量。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骨传导耳机扬声器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骨传导耳机扬声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传导耳机扬声器,该骨传导耳机扬声器解决了现有的扬声器所存在的:稳定性不高、质量不佳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骨传导耳机扬声器,包括上壳、下壳、振动板、轭铁、磁铁、音圈、垫块、支架、转接板,下壳上套设有阻尼片,阻尼片包括外平台、中心平台,外平台与中心平台之间通过支杆连接,中心平台与轭铁接触。
具体的,轭铁具有外凸部,阻尼片的中心平台呈环形,中心平台套于轭铁的外凸部上。
振动板外侧包有减振体,下壳具有顶块,顶块压紧减振体。
另外,支架与振动板之间装配有弹片,音圈通过支架与弹片相连。
支架中心设有转接音圈的内凹平台,转接板位于内凹平台内。
进一步的,磁铁安装于轭铁内,磁铁的上端安装有内导磁板;轭铁的上端具有外延平台,外延平台上安装有外延磁体,外延磁体与内导磁板相对,垫块压紧外延磁体。
更进一步的,弹片具有内圈和外圈,内圈套于支架上、外圈置于垫块上,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支杆连接。
支杆呈“S”形、“Z”形、扇形、漩涡或者直条形。
扬声器还包括压块,压块将阻尼片的中心平台与轭铁压紧。
振动板上具有多个突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扬声器内安装有阻尼片使得整个振动系统得到支持,该阻尼片具有弹性,可以抑制做不必要的横向运动,同时抑制在轴向的过量振动,使扬声器的稳定大幅提高,产品的使用质量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阻尼片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频响曲线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锦翔,未经胡锦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颈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