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64602.8 申请日: 2015-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4632336B 公开(公告)日: 2017-08-25
发明(设计)人: 周从源;张素静;周福庚;陈瑶;杜康;刘再兴;孙翔鸿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N13/00 分类号: F01N13/00;F01N13/14
代理公司: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代理人: 王立民,姜溯洲
地址: 23060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处理 传感器 安装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后处理传感器,作为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传感器测得的后处理器压力差、氮氧化物浓度等参数,反馈给后处理控制单元,以控制尿素喷射量、排气后处理再生。传感器的可靠安装,直接影响排气后处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现有的后处理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排气后处理器壳体上方的车架纵梁上,且无任何防护装置。汽车,尤其是卡车,其行驶路况一般较为恶劣,车架纵梁的振动剧烈,排气后处理传感器直接刚性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其振动也较大,对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气后处理传感器安装在后处理壳体上方的车架纵梁上,而其终端设置于后处理器壳体的内部,造成传感器与其终端之间的连接管线路较长,成本较高,且容易拖挂,导致管线路易损坏,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同时传感器直接固定在车架纵梁上,未设置防护装置,传感器容易造成磕碰划伤,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将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并于传感器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增设隔热板,由于后处理器壳体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且隔热板既可以起到隔热作用,也可以起到减振作用,从而传感器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隔热层和加强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铝膜层。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个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块第一加强板与若干块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交错,所述空腔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形成。

优选地,所述空腔结构沿所述加强层的法线方向封闭。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由阻燃硅胶发泡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内侧均为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加强层各有若干层,且二者相间分布。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之间设有安装底板,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后处理器壳体。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后处理器壳体一面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覆所述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并于传感器与后处理器壳体之间增设隔热板,由于后处理器壳体自身与车架的连接处设有减振装置,从而传感器避免车架的振动冲击,且隔热板既起到隔离后处理器壳体热量的作用,又能够起到二次的减振作用,以保护传感器免受温度影响和再次阻隔车架传递的振动,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传感器安装于后处理器壳体,缩短了其与终端的距离,避免长距离的管线引起拖拽,防止管线交错造成的损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处理传感器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感器安装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在图1-图6中:

1、后处理器壳体,2、安装底板,21、支脚,22、第二安装孔,3、隔热板,31、第一金属层,32、隔热层,33、加强层,34、第二金属层,4保护罩,41、折弯边,5、传感器,6、套筒,7、螺栓,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