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CT性能检测用模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5159.6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0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璞;万国庆;刘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ct 性能 检测 用模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医学计量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校准医用CT图像性能指标的新型CT性能检测用模体。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于1972年由亨斯费尔德(Hounsfield)博士发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方法进入临床使用,它将传统的X光成像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仅仅显示骨胳和器官的轮廓不同,CT扫描可以构建完整的人体内部三维计算机模型。当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已成为医疗诊断最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为了保证CT设备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必须定期对CT设备进行检测。评价一台CT设备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空间分辨力、噪声、密度分辨力、层厚、CT值线性和均匀性等,这些性能指标的测量都需要利用CT性能检测模体来进行计量检测。
通常在CT性能检测模体中包含水或水的等效材料,这类水的等效材料常温下呈固态,被称为“固体水”,原则上“固体水”应该与水完全等效,包括CT值(为0)、密度(1*103kg/m3)、电子密度(3.343*1029/m3)和等效原子序数均应与水接近。由于水常温下为液态,使用不方便,因此目前在CT性能检测模体中普遍使用“固体水”代替水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常用的“固体水”材料多为聚苯乙烯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其密度一般在1.03*103kg/m3到1.09*103kg/m3之间,电子密度为3.416*1029/m3,CT值小于等于±20HU。
请参阅图1所示,是对现在比较常用的CT性能检测模体CATPHAN 500中的CTP486模块在CT设备中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其中,分别测定并显示了试验器件(CTP486模块)上中心及依次排列的四个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这四个感兴趣区域例如为对应时钟的3点、6点、9点和12点的位置,并且这四个感兴趣区域的外部边缘与试脸器件(CTP486模块)的内壁的距离是规定的数值,推荐的距离为1cm。从图1中我们看到:在图中对应于12点、3点和6点位置的区域的CT值分别为88.50、89.02和89.97,其与水的CT值偏差较大。
请再参阅图2A至图2C所示,是对同一个CATPHAN 500中的CTP486模块在同一台CT设备中以相同的扫描条件进行三次扫描得到的图像。同样分别测定并显示了试验器件(CTP486模块)上中心及对应时钟的3点、6点、9点和12点的位置的四个感兴趣区域,并且这四个感兴趣区域的外部边缘与试验器件(CTP486模块)的内壁的距离为1cm。其中,图2A和图2B是在同一天,相差一小时的时间,对同一试验器件(CTP486模块)在同一台CT设备(飞利浦256层螺旋CT)中,以相同的扫描条件(100kV,400mAs)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图2C是在一个月后,对同一试验器件(CTP486模块)在同一台CT设备(飞利浦256层螺旋CT)中,以相同的扫描条件(100kV,400mAs)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位置也不变)。
我们将图2A至图2C中得到的平均CT值(Mean)和标准偏差(StdDev)的数据整理成表一和表二。
表一
表二
结合表一和表二我们看到:图2A与图2B中CATPHAN 500中“固体水”的CT值比较接近,而图2C中CATPHAN 500中“固体水”的CT值与图2A和图2B中的数据偏差很大,这说明所选的“固体水”材料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会严重影响CT设备的性能测试。
请再参阅下面的表三,在表三中记录了对六个catphan500模体中CTP486模块在同一台飞利浦256层螺旋CT中以相同的扫描条件(120kV,400mAs)进行扫描得到的平均CT值(Mean)。我们将这六个试验器件(CTP486模块)分别标记为1#、2#、3#、4#、5#、6#,同样我们分别测定并记录了每个试验器件(CTP486模块)上中心及对应时钟的3点、6点、9点和12点的位置的四个感兴趣区域,其中这四个感兴趣区域的外部边缘与试验器件(CTP486模块)的内壁的距离为1cm。
表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线防护装置
- 下一篇:高度量测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