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及其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5244.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辉;刘亚锋;金浩;陈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4/08 | 分类号: | C03C4/08;C03C4/12;C03C3/087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玻璃 及其 组件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及其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晶硅光伏组件包含有玻璃盖板、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密封胶膜、背膜等多个部件,对晶硅电池进行封装,其中每一个单独部件都具有其特定的作用,以保证晶硅电池在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也有一个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好的封装除了可以使光伏组件有一定的功率增益外,还可以使组件能够在高温高湿高压极端环境下持续稳定的工作。封装后的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EVA胶膜不可避免的与紫外光线接触,在紫外线、氧和水汽等的作用下,胶膜会黄变且缓慢降解老化,导致EVA性能的下降,进而影响组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及其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防紫外玻璃有效抗紫外线,采用防紫外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可延缓组件中胶膜黄变,延长组件抗紫外老化时间,从而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其特征在于:由以质量百分计为65%~85%的SiO2、0.5%~2%的Al2O3、3.5%~11%的CaO、0.5%~6%的K2O、9%~19%的Na2O、0~0.01%的FeO、0~0.01%的Fe2O3及0.01%~2%的紫外吸收物质或者荧光物质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紫外吸收物质为CeO2和/或ZnO;所述荧光物质为Zn3P2和/或ZnS。
一种上述防紫外线玻璃在光伏组件中的应用,所述防紫外线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
一种以上述防紫外线玻璃为盖板的光伏组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紫外线玻璃并采用该防紫外线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有效阻隔胶膜与紫外线的直接接触。紫外吸收物质可以将紫外波段(310nm-380nm)的光吸收;荧光物质则可以将紫外波段(310nm~380nm)的光转换为400nm~1100nm波长的光,在保护组件的同时,转换而得的400nm~1100nm波长的光幅照到太阳能电池片上而得到利用。采用防紫外线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组件封装后能够更好的得到保护,以保证组件的正常工作,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紫外线玻璃具有有效阻隔紫外线的作用,采用防紫外线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可延缓组件中胶膜黄变,延长组件抗紫外老化时间,从而延长组件使用寿命。紫外吸收物质添加在玻璃中,与氧和水汽隔离,难以氧化降解,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以防紫外线玻璃为盖板的光伏组件结构(局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防紫外线玻璃,由70%的SiO2、1.5%的Al2O3、7%的CaO、3%的K2O、16.5%的Na2O、0.01%的FeO、0.01%的Fe2O3及1.98%的紫外吸收物质,所述紫外吸收物质为CeO2。
实施例2:一种防紫外线玻璃,由75%的SiO2、1%的Al2O3、5.5%的CaO、 5%的K2O、11.5%的Na2O、0.01%的FeO、0.01%的Fe2O3及1.98%的荧光物质,所述荧光物质为Zn3P2。
实施例3:一种防紫外线玻璃,由85%的SiO2、0.5%的Al2O3、3.5%的CaO、 0.5%的K2O、9%Na2O、0.01%的FeO、0.01%Fe2O3及1.48%的紫外吸收物质,所述紫外吸收物质为ZnO。
实施例4:一种以防紫外线玻璃为盖板的光伏组件,如附图1所示,采用上述实施列1、2或3的防紫外线玻璃作为盖板,它包括防紫外线玻璃盖板1、EVA胶膜2、背膜3、晶硅太阳能电池片4和边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