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蜜蜂瓶装巢蜜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530.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花海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9/00 | 分类号: | A01K5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陈国俊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蜜蜂 瓶装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蜜蜂瓶装巢蜜生产方法,属于巢蜜的生产制造领域,根据中华蜜蜂特有的生活习性,设置了两个大巢框,并将大巢框放置在巢箱两边,与中间标准巢框齐下梁放置,标准巢框上梁上放置酿蜜瓶后,基本与大巢框高度一致。大巢框上部已储蜜的巢脾起到引诱蜜蜂往巢箱上层空间造巢酿蜜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中华蜜蜂巢蜜的生产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巢蜜的生产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中华蜜蜂瓶装巢蜜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巢蜜是经蜜蜂酿制成熟并封上蜡盖的蜜脾,由蜂巢和蜂蜜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成熟蜂蜜。巢蜜富含生物酶、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同时集蜂王浆、花粉、蜂蜜、为一体,具有更好的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早期巢蜜生产是将蜂箱内的整框封盖蜜脾取出,人工将木框与蜜脾分开,然后将蜜脾分割包装。在这个过程当中,蜜脾容易受损,蜜汁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瓶装巢蜜生产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瓶装巢蜜生产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蜜蜂直接将蜜酿造在特定的大口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整个生产过程无添加和人工污染。
现有的瓶装巢蜜生产方法一般仅限于西蜂或与其品种类似的蜂,不适合中华蜜蜂,并且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使用筛网与薄木板制成隔离板,让蜜蜂集中在瓶内酿蜜,避免蜜蜂在瓶外造巢,压缩了蜜蜂的自由活动空间,破坏了蜜蜂自然与生存的规律,容易造成蜜蜂受闷怠工,产生分蜂热以及逃群现象,影响酿蜜产量及蜂群的繁殖;在继箱内设置框式隔离箱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并且挤压了继箱有限的空间,有画蛇添足之嫌,使得大流蜜期蜂群不能充分发挥而群势减弱并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遵循中华蜜蜂的生活习性,针对中华蜜蜂的巢蜜生产提出一种中华蜜蜂瓶装巢蜜生产方法,并对现有瓶装巢蜜生产方法的不足之处予以解决。
一种中华蜜蜂瓶装巢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口径不超过7厘米,高度不超过14厘米的玻璃瓶或硬质塑料瓶作为酿蜜瓶;
步骤二:准备2个大巢框和6到8个标准巢框并安装10到15厘米高的巢础,大巢框比标准巢框高12到14厘米;
步骤三:大巢框与标准巢框齐上梁放置在巢箱内,蜜蜂强群饲养在巢箱内并保证其饲料充足;
步骤四:蜜蜂强群开始在巢箱内制造赘脾时,放入无础空巢框,收集新鲜空巢脾;
步骤五:将收集好的空巢脾均匀分割成块备用;
步骤六:微热酿蜜瓶底部,将切割好的小巢脾块水平放入;
步骤七:冷却酿蜜瓶底部,凝固熔化的小巢脾块,让小巢脾块紧紧粘附在酿蜜瓶底中部;
步骤八:用热缩膜将酿蜜瓶外壁完全包裹住;
步骤九:大流蜜到来之际,蜂群子脾发展到大于4脾且蜂多于脾时,将大巢框与标准巢框齐下梁放置,酿蜜瓶瓶口朝下放置在标准巢框上梁上;
步骤十:蜜蜂在瓶内酿满熟蜜封盖后,取出酿蜜瓶,去除瓶外热缩膜,封口。
本发明根据中华蜜蜂特有的生活习性,设置了两个大巢框,并将大巢框放置在巢箱内两边的位置,与中间标准巢框齐下梁放置,标准巢框上梁上放置酿蜜瓶后,基本与大巢框高度一致。整个生产过程未设置任何隔离装置,充分保证了蜜蜂在蜂箱内的活动空间,增强了蜜蜂造巢酿蜜的积极性。大巢框上部已储蜜的巢脾还起到引诱蜜蜂往巢箱上层空间造巢酿蜜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中华蜜蜂巢蜜的生产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巢框与标准巢框齐上梁放置示意图。
图2为中华蜜蜂巢蜜生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花海蜂业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花海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水平线夹
- 下一篇:一种杆塔倾斜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