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型N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7904.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华;段文婷;钱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H01L21/2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nldmos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700V BCD工艺平台的40V隔离型NLDMOS器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N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BCD700V平台上的40V隔离型NLDMOS结构中的DNW(N型深阱)和NW(N阱)由于与其他器件共用,掺杂浓度不可改变。隔离型NLDMOS的DNW作用是将体区与衬底隔离,使漂移区掺杂浓度变浓,从而使器件的关断电压(off-BV)下降。如图1所示,现有隔离型NLDMOS结构通过拉大N阱(NW)与P阱(PW)的距离提高关断电压(off-BV),但从实际流片数据能够得出这种器件的开启电压(on-BV)比较低。造成开启电压比较低的原因是增加N阱(NW)与P阱(PW)的距离后使靠近沟道侧漂移区掺杂浓度变淡,进而导致导致开启电压(on-BV)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器件关断电压(off-BV)提高的前提下同时能提高器件开启电压(on-BV)的隔离型NLDMOS器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隔离型N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隔离型NLDMOS器件,包括:
P型衬底上部的相邻N阱和P阱,P阱位于N型深阱中,N型深阱一侧边缘位于N阱与P阱相邻一侧弧形侧边的下方,P阱上部顺序设置有第一P型重掺杂区、第一场氧和第二P型重掺杂区,N阱上部设置有第二场氧和N型重掺杂区,栅氧化层位于P阱和N阱上方第二P型重掺杂区和第二场氧之间,栅极多晶硅位于栅氧化层和部分第二场氧上方,第一P型重掺杂区、第二P型重掺杂区和N型重掺杂区分别通过接触孔引出连接引线。
其中,第一、第二P型重掺杂区掺杂剂量为115cm-2至315cm-2;N型重掺杂区掺杂剂量为115cm-2至315cm-2;P阱掺杂剂量为112cm-2至213cm-2;N型深阱掺杂剂量112cm-2至213cm-2,N阱掺杂剂量为512cm-2至313cm-2。
本发明提供的隔离型N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P型衬底上通过N型离子注入形成N型深阱;
2)在N型深阱上通过刻蚀形成第一场氧,在P型衬底上通过刻蚀形成第二场氧;
3)在N型深阱中注入P型离子形成P阱,在P型衬底中注入N型离子形成N阱,使P阱和N阱相邻,并且N型深阱一侧边缘位于N阱与P阱相邻一侧弧形侧边的下方;
4)通过热氧化方法生长栅氧化层;
5)淀积多晶硅,形成刻蚀多晶硅栅;
6)在第一场氧两侧重掺杂注入P型离子形成第一P型重掺杂区和第二P型重掺杂区;
7)在第二场氧远离第一场氧一侧的N阱中重掺杂注入N型离子形成N型重掺杂区;
8)将第一P型重掺杂区、第二P型重掺杂区和N型重掺杂区分别通过接触孔引出连接引线。
其中,制作第一、第二P型重掺杂区掺杂剂量为115cm-2至315cm-2;制作N型重掺杂区掺杂剂量为115cm-2至315cm-2;制作P阱掺杂剂量为112cm-2至213cm-2;制作N型深阱掺杂剂量112cm-2至213cm-2,制作N阱掺杂剂量为512cm-2至313cm-2。。
本发明使N型深阱只注入在P阱(PW)下方区域,并通过横向扩散与漂移区(N阱)相连,实现对P阱(PW)的隔离。将N阱(NW)移向沟道侧,同时漂移区全部由N阱(NW)掺杂并浓度足够高,能保证器件的开启电压(on-BV)与关断电压(off-BV)都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