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钙蛋白I的定量测定方法、试剂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9194.5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29 浙江省绍兴市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钙蛋白 定量 测定 方法 试剂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的定量测定方法、试剂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肌钙蛋白I,由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及肌钙蛋白C(cTnC)三种亚单位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I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I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目前已知的测定肌钙蛋白的方法有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酶联荧光分析法。这些方法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小、操作繁琐、耗时长、价格昂贵、过度浪费资源的缺点,不适于常规检验,尤其是大规模流行病学检查或临床大批量标本诸多项目的同时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大规模临床试验的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的定量测定方法、试剂及试剂盒。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含量的试剂,该试剂由分别放置的试剂I和试剂II组成,其中,所述试剂I含有甘氨酸缓冲液、聚乙二醇6000;所述试剂II含有甘氨酸缓冲液、羊抗人肌钙蛋白I抗体、乳胶、吐温-20、蛋白保护剂2、小牛白蛋白。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保护剂2为甘油。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I中甘氨酸缓冲液含量为100-200mmol/L,聚乙二醇6000的浓度为1.8-2.6%。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I中甘氨酸缓冲液含量为120mmol/L,聚乙二醇6000的浓度为2.4%。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II中甘氨酸缓冲液含量为100-200mmol/L,羊抗人肌钙蛋白I抗体含量为0.1-0.5g/L,乳胶含量为1-5g/L,吐温-20含量为0.1%-0.5%(V/V),蛋白保护剂2含量为0.5%-1.5%、小牛白蛋白含量为20-100g/L。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II中甘氨酸缓冲液含量为120mmol/L,羊抗人肌钙蛋白I抗体含量为0.2g/L,乳胶含量为2g/L,吐温-20含量为0.3%(V/V),蛋白保护剂2含量为1%,小牛白蛋白含量为50g/L。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含量的试剂盒,其中装有上述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含量的试剂,该试剂由分别放置的试剂I及试剂II组成。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肌钙蛋白I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血清样品中加入所述试剂I,37℃孵育5分钟,在一定的波长下测定样品吸光度A1;然后向样品中加入试剂II,继续孵育5分钟后在上述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2,由下式(1)计算△A样本;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校准液的吸光度值△A标准;再通过下式(2)计算得到血清样品的肌钙蛋白I含量:
△A=A2-A1 (1)
血清中肌钙蛋白I含量(ng/mL)=△A样本/△A标准×标准液浓度 (2)
本方法的原理为:采用多点非线性LOGIT-LOG4P或LOGIT-LOG5P或SPLINE等校准模式进行多点定标(不用水空白),由仪器根据校准品浓度和对应的△A自动生成校准曲线后,计算样品浓度。
本申请中将特异抗体结合于胶乳颗粒表面,标本与胶乳颗粒在缓冲液中混合,标本中的cTnl与胶乳颗粒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相邻的胶乳颗粒彼此交联,在500nm附近测量溶液浊度增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标本中的cTnl含量相关。
本发明直接定量测定人血清样品中肌钙蛋白I含量的试剂盒,是 将分别放置的上述试剂I和试剂II以不同的规格装入试剂盒包装中。该试剂盒具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可以分别适用于目前在临床实验室普遍使用的各种国内外品牌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本发明采用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只需几十微升血清,无需离心或电泳等分离处理,操作简便,可满足全自动化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及时准确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照下述成分和比例配置下述本发明试剂I及试剂II:
试剂I:
甘氨酸缓冲液 120mmol/L
聚乙二醇6000 2.4%
试剂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9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