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除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9315.6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4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罗禄怡;周勇;罗赤军;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禄怡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55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溃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除猕猴桃溃疡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从植株地上部叶、茎、干、枝等幼嫩组织的气孔、皮孔和伤口等局部外侵入的传染性细菌病害,细菌不能从植株根部潜入进行系统性侵害。除就地危害造成巨大损失外,病原不能主动随气流作远距离传播。但可随带菌接穗和病苗,人为携运到无病新区进行扩散。植株一旦感病就终年复发并年趋严重,最大危害性表现为:病原细菌从枝干皮孔和伤口潜入后,就在树皮韧皮部和皮下形成层中快速繁殖为害,致使新皮不长、老皮坏死、皮干分离、养份不能正常输送,导致病株早衰枯死,严重影响猕猴桃生长,是威胁危害其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细菌病害。此病198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静冈县先后被发现,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湖南东山峰农场确认了该病的发生,曾使二千余亩猕猴桃种植园濒于毁灭。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此病的有效技术,植株一旦染病便迅速传播漫延开来,势不可挡。轻病果园死亡株率一般5-10%,重病园死亡株率高达20-60%。果农束手无策,或让其自然死亡,或人工挖除,大多弃园改种其他品种的果树。
此前,国内外未见到对猕猴桃溃疡病树根治成功的报导。发病区通常采用的措施是:每年在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近10个月的时间里,用化学农药频繁喷雾全园植株以降低危害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延缓果园群体树株因病衰败终趋死亡的时间。实践证明:药剂防治只能减轻危害程度,减缓猕猴桃溃疡病果园的最终衰败期。否则就会采取随时挖除发病植株,减少病源传播数量的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理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除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方法。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取决于猕猴桃寄主感病品种,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和病原细菌三个关键因子相互平衡与融合的结果。在既定地点:(1)气候不能人为改变;(2)病树作为我们选定的目标需要除病复康保留;(3)而病株和土壤等载体上活细菌却可以通过人为措施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还可辅以对细菌入侵途径及发病条件设置技术障碍,使通过处理后剩微极少的病原,难于进行新的侵染繁殖而自行消亡。鉴此认为,在病害侵染循环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适宜的气候,易感病的寄主、足量的致病菌源)中,清除病源就可打破侵染平衡,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对一定区域的猕猴桃溃疡树达到根治目的的。只要禁绝新的病原细菌随苗木接穗等载体,再次传入到已被治疗复壮的果园,康复树和其他同园果树此后就不会再发病。
因此,根据前述“三因子”关系,本发明以清除病原为主、设置侵染障碍为辅助的“失衡断链”技术指施,多点验证取得了猕猴桃溃疡病防除技术的成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1)投产病园发病植株普查,确定防除处理范围;
其中,发病株率在5%以下的零星病园,相邻病株10m以内的果树全株处理;发病率在5%以上10%以下的果园,与病株相邻20m以内的果树全株处理;发病株率10%以上的果园,全果园所有果树全部处理。
(2)在12月中下旬植株全部落叶后至次年2月中下旬伤流前,刮除树干、主枝上潜有大量病原细菌木栓化的黑色自然死皮,消去树皮上所有的溃疡病斑,剪去患病枝蔓,短截掉晚抽发的可能被潜侵但尚未显症的夏梢和秋梢,用“GWQ-D”药肥涂刷树干、枝蔓消毒杀菌;
其中,作为优选的,外引未定植1-2年生猕猴桃幼苗在定植前用400-500倍“GWQ-D”药肥浸泡灭菌。
其中,作为优选的,用“GWQ-D”高渗透长效缓释药肥原液,涂抹所述刮除树干上的去皮伤口;用GWQ-D原液兑水10-20倍,纵刷树干和主枝上下及四周;用GWQ-D原液兑水100-200倍,喷雾架面上剪截后保留下的所有枝蔓与剪口。
清除园土表面落叶及修剪下的病残枝梢;用20%百草枯灭生性除草剂350-500毫升/亩,兑水45升喷雾地面杂草,相同兑水量复喷一次,待杂草枯死后再将其连同清园后的果园表层土壤翻埋到10cm深度以下,用“GWQ-D”药肥全园土表喷雾消毒杀灭细菌并控制次年春季杂草的丛生;优选的,在翻埋表土的同时,按N-P2O5-K2O=1:0.5:1.2中养份含量配方,以每株1-1.5kg肥量,环沟状施埋于土中。在次年的春、夏、秋三次嫩梢抽发生长期,用“GWQ-D”兑水全株喷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禄怡,未经贵州三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禄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9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