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9676.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梅;叶仲斌;刘丽;李雯;陈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4;C08G18/10;C08G18/75;C08G18/32;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聚氨酯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泡沫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支化聚氨酯多元醇作为组分之一的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泡沫通常有三种制备方法,即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和一步法。预聚体法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反应生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及(预聚体)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使水和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在发泡的同时进行链增长(有时有部分交联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该法涉及反应简单,但工艺复杂。半预聚体法是将一部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配方中全部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形成末端带有异氰酸酯的低聚物和大量未反应游离异氰酸酯的预聚体混合物,该混合物再和剩余部分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水、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进行发泡。其持点是可以调节发泡体系中的物料粘度。一步法发泡即是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水以及其它助剂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等一次加入,使链增长、气体发生及交联等反应在短时间内几乎同时进行,在物料混合均匀后几分钟内发泡完毕并得到具有较高分子量并有一定交联密度的泡沫制品。要得到泡沫孔径均匀和性能优良的泡沫体,必须控制合适的条件,使这三种反应得到较好的协调。该法的特点是工艺较简单。
制备聚氨酯泡沫体既可以用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放出二氧化碳作发泡气体来源,即CO2气体起发泡剂作用,也可以利用多元醇或其它活性氢化合物和异氰酸能反应的大量反应热使物理发泡剂汽化而作为发泡气体来源,物理发泡剂不参与聚氨酯化学反应,也不像其它塑料用发泡剂那样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化学分解反应、产生气体而发泡。主要有氯氟烃类(CFC)、氢氯氟烃类(HCFC)、氢氟烃类(HFC)、烷烃类等。但上述物理发泡剂均具有一定的缺陷,诸如环境问题、易燃性、溶解性等。这两种发泡方法可根据制品性能和不同发泡工艺要求而定,也有采用两种方法并用的。前者由于分子链中生成脲基,可以提高泡沫体的强度和刚度。发泡中产生的气体越多、泡沫制品的密度越小,因而可以通过调节异氰酸酯和水的用量或物理发泡剂的用量来控制泡沫制品的不同密度。
根据工业的不同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羟基官能团数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不同交联密度的网状高分子材料,从而获得不同软硬的泡沫塑料。一般来说.交联密度越大,泡沫塑料越硬。例如采用三官能团聚醚即可和多异氰酸酯形成一定交联度的网状结构。
聚氨酯泡沫塑料所用的多元醇品种很多,主要有聚醚及聚酯两大类,除了通用聚氧化烯烃类聚醚多元醇及己二酸聚酯多元醇以外,还发展了内酯型聚酯、接枝聚合物多元醇、高活性聚醚、亲水性聚醚以及各种含卤素含磷阻燃型多元醇等特种性能多元醇。这些多元醇的分子量及羟基官能团数也各有不同根据制造泡沫塑料性能的需要加以选用,也可以根据要求加以合成。一般说来,凡硬质泡沫塑料所采用的多元醇大都是官能团多、羟值高、分子量较低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它和多异氰酸酯反应后,其分子中网状结构多(即交联点多且稠密),所得泡沫塑料硬度大、压缩强度较高、尺寸稳定性及耐温性也较好。反之,软质泡沫塑料如需要制品具备较好的柔软件和弹性,则常采用官能团较少、羟值较低、分子量较高的多元醇。如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二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的三官能团聚醚或聚酯多元醇等,这样所形成的聚氨酯分子中交联点之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左右。而硬质泡沫塑料需要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在3~8,平均相对分于质量大约在400~800之间.其羟值当量约在100左右(羟值当量=相对分子质量/羟基官能度),这样形成的聚氨酯分子中的交联点之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50之间。通常采用交联多元醇来增加交联密度,形成具有适当强度和硬度的硬质聚氨酯泡沫。
然而,交联多元醇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会显著提高多元醇组分的粘度,使其本身难以与低粘度异氰酸酯混合均匀,生成不均一的硬质泡沫。已有采用低粘度液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降低粘度,但是这会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制备泡沫过程中散发出来。
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随其结构不同而各异,其中伯羟基反应最快,仲羟基次之,叔羟基最慢。这主要是由于多元醇中活性氢原子转移难易程度不同的缘故。
综上所述,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易溶解,分子链不易缠结,溶液粘度低,且含有大量末端基团等特点,制备超支化聚氨酯多元醇用于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硬质聚氨酯泡沫。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9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细碾磨的食品磨粉机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制作生产用石墨研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