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0703.6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鹏;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申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头收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封头是石油化工、原子能到食品制药诸多行业压力容器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封头是压力容器上的端盖,是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承压部件。所起的作用是密封作用。一是做成了罐形压力容器的上下底,二是管道到头了,不准备再向前延伸了,那就用一个封头在把管子用焊接的形式密封住。和封头的作用差不多的的产品有盲板和管帽,不过那两种产品是可以拆卸的。而封头焊好了之后是不可以再拆卸的。与之配套的管件有压力容器、管道、法兰盘、弯头、三通、四通等产品。封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随着液化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封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领域,而通常的封头的收口处都是直边,没有内折边,为了增加封头和容器焊接的牢固性,提高容器的安全性,中国专利CN201841364U公开了一种带有内折边的封头,大大提高了封头与容器焊接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焊接效果和容器的安全性。
而现有的收口装置,不能完全适应于封头的收口加工,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容易产生褶皱,收口尺寸难以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包括一旋转内模、复合压紧轮,以及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辊,所述旋转内模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复合压紧轮通过其中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内模包括旋转盘以及与所述旋转盘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盘侧壁设置有阶梯式结构,即位于上方的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复合压紧轮匹配成形的成形部,所述成形部的直径小于支撑部的直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
所述旋转内模的旋转盘下部,还设置有环形斜面。
所述旋转内模的旋转盘小于工件的内径。
所述复合压紧轮的驱动机构包括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
所述复合压紧轮包括与所述旋转内模成形部匹配的压紧轮,与所述支撑部匹配的止皱轮。
所述止皱轮套嵌有一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内套嵌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与所述中轴连接,所述花键套和偏心轮的高度大于止皱轮的高度,所述高出部分的花键套和偏心轮套嵌于一齿 轮内,所述齿轮匹配连接有一齿条,该齿轮连接一液压或气动装置。
所述旋转内模的支撑部和成形部的直径差为10-20mm。
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一次成型,通过内模和复合压紧轮的配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褶皱和收口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复合压紧轮齿轮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件,2、支承辊,3、压紧轴,4、旋转内模,5、符合压紧轮,6、旋转轴,7、支撑部,8、成形部,9、环形斜面,10、中轴,11、压紧轮,12、止皱轮,13、偏心轮,14、花键套,15、齿轮,16、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包括一旋转内模、复合压紧轮,以及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辊,所述旋转内模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复合压紧轮通过其中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内模包括旋转盘以及与所述旋转盘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盘侧壁设置有阶梯式结构,即位于上方的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复合压紧轮匹配成形的成形部,所述成形部的直径小于支撑部的直径。
所述旋转内模的旋转盘下部,还设置有环形斜面。该结构是为了便于对封头进行最后带有倾斜角收口的加工。
为了能够保证本发明设备适应不同规格的封头产品,所述旋转内模的旋转盘小于工件的内径。所述复合压紧轮的驱动机构包括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封头复合旋压成型机构,包括一旋转内模、复合压紧轮,以及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辊,所述旋转内模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复合压紧轮通过其中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内模包括旋转盘以及与所述旋转盘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盘侧壁设置有阶梯式结构,即位于上方的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和用于与所述复合压紧轮匹配成形的成形部,所述成形部的直径小于支撑部的直径。所述复合压紧轮包括与所述旋转内模成形部匹配的压紧轮,与所述支撑部匹配的止皱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申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申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且可折叠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柔性设备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