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抗太子参叶斑病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71402.5 申请日: 2015-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4946553B 公开(公告)日: 2018-06-26
发明(设计)人: 郭丹钊;韩邦兴;顾凯华;杨丹丹;王亚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A01P3/00;A01G7/06;C12R1/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太子参 叶斑病 保藏 菌株 微生物技术领域 中国典型培养物 应用 叶斑病病原菌 化学农药 积极作用 开发应用 培养条件 培养周期 栽培管理 病指数 对峙法 抑制率 斑点 病率 菌液 喷施 保存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抗太子参叶斑病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K05,该菌株已于2014年11月25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4595;经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JK05对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的抑制率达到80.33%;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在抗太子参叶斑病中的应用;喷施枯草芽孢杆菌JK05菌液可显著降低太子参叶斑病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本发明对于减少化学农药在太子参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使用有积极作用,且枯草芽孢杆菌JK05培养条件简单,培养周期短,易于工业化生产及保存,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抗太子参叶斑病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拮抗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的枯草芽孢杆菌及该枯草芽孢杆菌在抗太子参叶斑病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补益类常用中药,来源于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中国药典,2005)。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太子参种植面积和区域迅速扩大,在安徽宣州、福建柘荣、贵州施秉形成三大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等原因,太子参各产区病害爆发,其中,叶斑病发病率更是高达30%-55%,导致减产15%-28%,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制约太子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钟爱清, 林丛发, 翁琳琳, 等. 水杨酸诱导太子参对叶斑病的抗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4): 615-619.)。

研究表明,太子参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叶点霉属真菌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ta commonsii)侵染而引起。针对该病原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的药剂主要有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氟硅唑乳油、百泰、阿米西达水分散剂、菌毒克星、世高水分散剂、平平佳粉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起效快,但易出现药害、毒害、环境污染,且太子参中的农药残留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易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从而降低甚至失去药效,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途径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为控制太子参叶斑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理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太子参真菌病害的目的。目前,关于采用生物防治法对太子参真菌病害进行控制和治理的研究及报道较少,经检索,中国专利CN104031863A 和CN104164383A分别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S-C和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N-D,两者均可高效抑制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防治太子参根腐病方面具有应用前景。而关于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的生物防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从安徽宣城太子参栽培区的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效拮抗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编号为JK05,直接喷施于植株及根周土壤可显著降低太子参叶斑病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因此,该拮抗菌作为太子参叶斑病生防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对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斑点叶点霉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K05,现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14595,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25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1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