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清洗涂布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3324.2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3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张志超;刘玉萍;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32;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清洗 涂布角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阀,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VC装置用自动清洗涂布角阀,属于流体控制阀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釜是PVC聚合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设备,但聚合反应后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而导致聚合釜的搅拌轴、浆叶、挡板背侧以及封头内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余物料粘结现象。粘釜会导致聚合釜的热传导率大大降低, 聚合反应时间延长,生产效率降低。此外,残余物料可能会使粒子二次聚合, 其混入PVC产品中,会影响制成品的外观质量并导致产品性能大幅度降低。由于粘釜而产生的塑化片, 会堵塞聚合釜的出料管道,导致其排料困难, 从而增加了聚合辅助时间。同时,粘釜增加了聚合釜清釜次数;若粘釜严重时, 每个聚合生产周期后都需要开釜,并用高压水冲洗,导致厂家无法采用聚合釜全密闭生产技术。开釜不仅会浪费气相VCM,增加聚合釜的生产辅助时间, 而且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防止出现粘釜现象,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措施:1.釜壁采用电解抛光工艺,粗糙度达到Ra0.1μm;2.釜内周期性无死角清洗;3.采用优质的防粘釜剂并进行均匀涂布;所以采用一种稳定、可靠的清洗、涂布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清洗、涂布设备存在密封性差、清洗效果不佳、涂布不均匀、动作不可靠、使用寿命短等诸多不良问题,无法满足工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自动清洗涂布角阀,能实现连续螺旋扇形无死区冲洗、涂布,具有密封等级严、动态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自动清洗涂布角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焊接阀芯,阀体上部侧面设有阀体进口,阀体底部设有阀体出口,阀体进口和阀体出口互相垂直;其特征是:阀杆和阀体之间设有套管,阀芯上部和阀体之间设有导向套,套管和导向套之间设有导向环;所述阀芯下部和阀体之间设有压环和下密封圈,下密封圈位于压环上端,下密封圈和阀体形成软密封,阀芯的阀芯密封面与阀体的阀体密封面形成硬密封,从而形成阀体与阀芯之间的软硬双重密封结构;阀杆和阀体之间设有上填料,上填料位于套管上方,上填料上端设有填料压盖,阀体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填料压板,填料压板通过填料压盖将上填料压紧在阀体内;所述填料压盖与阀杆之间设有耐磨衬套,耐磨衬套、导向套和导向环形成上下双导向结构,对阀杆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阀体上端通过立柱连接电动执行机构安装板,电动执行机构安装板上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平键连接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部与阀杆通过丝杆螺母和第一离合器连接,并被阀杆上端的锁紧螺母锁紧,传动丝杆下部通过花键连接第二离合器;所述套管上设有四个交错均布的套管流道口,阀杆上设有四个交错均布的阀杆流道口,阀芯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螺旋扇形槽,每两个螺旋扇形槽之间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冲洗孔。
进一步的,导向环和套管之间设有下填料垫。
进一步的,上填料和套管之间设有上填料垫。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具有螺旋形的端面,为螺旋面结构。
进一步的,螺旋扇形槽为六个或八个。
进一步的,填料压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内密封圈。
进一步的,填料压盖与阀体之间设有外密封圈。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阀体与阀芯采用软硬双重密封结构,密封等级能满足Ⅵ级要求,密封性能佳;
2、阀芯与阀杆采用上下双导向结构,保证了同轴度,阀门动态性能好;
3、阀芯设有圆周均布的螺旋扇形槽及冲洗孔,冲洗、涂布效果好;
4、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采用螺旋面结构,能够实现阀杆与阀芯从直行程动作转换角行程多回转动作;
5、离合器Ⅱ与传动丝杆连接采用花键结构,便于调整装配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第一离合器结构图。
图3为第二离合器结构图。
图4为阀杆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阀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3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导向型高压串式阀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向咬合式换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