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隔热屋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4733.4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5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隔热 屋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房屋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隔热屋顶。
背景技术
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房屋大部分由钢筋混凝土作为承载墙或者梁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高,而且施工快捷,造型方便,大力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部分建筑的顶部为了造型的需要设计为平顶,与尖顶相比,平顶的造价便宜,但平顶的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比尖顶房屋差,特别是在雨季经常发生漏水现象,需要另外进行防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隔热屋顶,提高建筑平顶结构的防水和隔热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隔热屋顶,包括:混凝土平板及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长方体网络结构,所述钢筋网的下部设置在混凝土平板内,所述混凝土平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平板,所述钢筋网的上部设置在防水平板内,所述防水平板内设置有一个长方体隔热空腔,所述长方体隔热空腔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防水平板外部的导湿管,所述防水平板由混凝土和防水剂混合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网络结构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平板和防水平板浇注设置为一体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隔热空腔的四周设置有下凹的边槽,所述导湿管分别从边槽延伸至防水平板外部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防水隔热屋顶,顶部的防水平板具有防水的性能,而且防水平板内设置了长方体隔热空腔,提高了隔热性能,即使发生渗水现象,从顶部渗入的水也会被导湿管排到外部,防漏雨的性能极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水隔热屋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防水隔热屋顶,包括:混凝土平板2及钢筋网3,所述钢筋网3为长方体网络结构,所述钢筋网3的下部设置在混凝土平板2内,所述混凝土平板2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平板5,所述钢筋网3的上部设置在防水平板5内,所述防水平板5内设置有一个长方体隔热空腔1,长方体隔热空腔1降低了热量的传播,具有隔热的效果,所述长方体隔热空腔1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防水平板5外部的导湿管6,即使顶部表面发生渗水现象,从顶部渗入的水也会被导湿管6排到外部,防漏雨的性能极好,所述防水平板5由混凝土和防水剂混合制成,提升防水平板5的防水性能,在长方体隔热空腔1的作用下,双重防水,不易漏雨,耐用性好。
所述的防水隔热屋顶结构牢固,所述长方体网络结构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制成,长方体网络结构分别预埋在混凝土平板2和防水平板5内,加强了混凝土平板2和防水平板5的联系,结构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平板2和防水平板5浇注设置为一体结构,结构强度高,施工更方便。
所述长方体隔热空腔1的四周设置有下凹的边槽,万一顶部发生渗水,水流通过边槽进行汇聚,然后从导湿管6流出,所述导湿管6分别从边槽延伸至防水平板5外部下方,水流向下方流去。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防水隔热屋顶,专为平房设计,双重防水,防漏雨的性能好,而且隔热保温,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4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装饰石板
- 下一篇:吊挂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方法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