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6403.9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沈剑峰;王晓栋;陈琳;李华;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B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之间 快速 连接 数据传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设备(传感器设备)中无线短程通信模块的相关信息,例如:地址信息、传感器设备类型信息通过RFID读写器模块写入RFID标签中,或者是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成条形码标签,将RFID标签或者条形码标签固定在传感器设备上;使用主设备(终端设备)中的RFID读写器模块或者条形码识别器,读取RFID标签或者条形码标签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开启无线短程通信模块功能,自动匹配相关信息(例如:秘钥),并根据获得的传感器设备类型信息弹出对应的用户界面,显示采集到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局域或广域通信模块(例如:无线局域WIFI模块、无线广域2G/3G/4G模块等)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一种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器设备具有无线短程通信功能(比如:蓝牙、ZigBee、WIFI等)的前提下,按如下步骤通过RFID标签实现快速连接,并连接之后快速传输数据:
步骤一:将无线短程通信模块,例如:蓝牙的MAC地址或者WIFI无线网络SSID及秘钥通过RFID读写器模块写入RFID标签中,同时也将传感器设备编号及类型信息也写入RFID标签中;将RFID标签固定在传感器设备上面。
步骤二:如果需要采集该传感器设备的数据信息,使用终端设备的RFID功能读取RFID标签信息,获取无线短程通信模块的信息,例如:蓝牙的MAC地址或者WIFI SSID及秘钥信息以及传感器设备类型信息,从读到的信息中判断使用的通信方式,如果使用的是蓝牙功能,终端设备则自动开启蓝牙模块,搜所对应名称的蓝牙模块,当搜索到蓝牙模块之后进行蓝牙配对,在这个过程中自动输入读到的秘钥信息,配对成功之后发送命令建立连接;如果获取的信息中传感器是通过WIFI连接的,终端设备自动连接对应无线局域网的SSID并输入读到秘钥信息,成功与无线局域网的SSID连接之后,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软件会自动与传感器设备建立连接,获取传感器数据;
步骤三:建立连接之后,根据从RFID标签获取的传感器设备类型信息(比如:温度计),终端设备自动选择进入该类传感器设备应用程序界面(比如:温度采集界面)。当传感器设备获取到传感数据(比如:某病人的体温),该传感数据通过前述已建立的无线短程通信连接,自动上传到终端设备该类传感器设备应用程序界面(比如:温度采集界面)。需要的话,该传感数据通过终端设备的无线局域或广域模块,上传到远程后台服务器(例如:数据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后还可以进行步骤X:在终端设备开启下次RFID标签读取之前(即建立新的无线短程通信连接之前),建立的数据链路会一直保持,如果链路断开,则会自动根据蓝牙MAC地址或者无线局域网的SSID及秘钥重新建立连接;或者步骤Y:如果数据传输完成,需要关闭连接,用户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上点击关闭按键关闭蓝牙或者WIFI设备;或者终端设备黑屏之后进入省电模式自动关闭无线短程通信模块连接,亮屏之后重新建立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器设备具有无线短程通信功能(比如:蓝牙、ZigBee、WIFI等)的前提下,按如上一至三、X、Y的步骤通过RFID标签或者条码标签实现快速连接,并连接之后快速传输数据。
6.一种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使用的设备不具有无线短程通信功能通信的功能,RFID标签和条形码标签中只含有设备信息,当读到RFID标签数据或者条形码标签数据之后,系统会自动判断是什么设备然后跳到对应的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操作,例如:如果是血压信息则跳转到血压信息输入界面,如果是血糖信息则跳转到血糖信息输入界面,用户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64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防伪码批量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体姿态基准图像库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