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6990.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9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栋;周毅;刘军;李夏;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中的 设备 驱动 架构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发更加灵活,更新驱动更加简便,可以很好的兼容各种底层设备,设备维护也更加方便的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将待连接的硬件设备与SDK按照协议进行通讯,SDK读写待连接的硬件设备性能参数、控制硬件设备操作;同时底层驱动程序采用透传模式;SDK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开放的接口函数控制待连接硬件设备,实现设备的硬件通信接口打开/关闭,收发数据,及通过控制口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等;SDK将待连接硬件设备的工作流程封装,提供接口函数供用户调用,用户不需要知道待连接硬件设备(例如:RFID设备和条形码识别器)的工作流程就可以操作待连接硬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智能操作系统的开发均采用如附图1中所示的程序架构,即在设备的驱动程序编写完成之后,与系统内核(例如:linux内核)一起编译,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开放的接口函数,供应用层进行调用,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提供的接口函数应用层可以很方便的操作底层硬件部分,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传统的设备驱动开发包含了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及操作流程,应用层调用的是简单的函数,不负责硬件设备流程的操作,例如GPS设备、蓝牙、WIFI、摄像头等。但是对于其它定制设备,这种开发方法局限性比较大;例如RFID设备,以及其它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这些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硬件的驱动流程,或者根据客户的需求要提供其它定制服务,如果采用如附图1中的传统程序架构开发方法,智能系统的程序驱动均在底层,例如:linux层来实现,应用层只需调用接口函数,没有SDK层,这种架构对于一些特定设备开发不够灵活,更新驱动比较繁琐,无法做到兼容各种底层设备,应用程序开发比较受限制,只能按照一条规则运行。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智能操作系统的程序架构开发方法存在当连接一些定制设备,例如RFID设备和其它特定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时,需要每次都更新底层内核,操作比较繁琐,无法做到兼容各种底层设备,而且不利于设备维护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发更加灵活,更新驱动更加简便,可以很好的兼容各种底层设备,设备维护也更加方便的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几个相关联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架构的底层驱动程序的数据传输模式为透传模式,只对数据包进行判断,不对数据进行处理,增强了程序的扩展性。
所述硬件设备,例如:RFID硬件设备与SDK按照协议进行通讯,读写标签及设置模块的各种性能参数;SDK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提供的接口函数控制RFID硬件设备,实现设备硬件通信接口打开/关闭,收发数据,及通过控制口控制设备的各种工作状态;SDK将硬件设备,例如:RFID的工作流程封装,提供接口函数供用户调用,用户不要知道RFID的工作流程即可以操作RFID模块。
一种智能终端中的设备驱动架构开发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待连接的硬件设备通过硬件通信接口(例如:串口或并口)与开发用计算机的主板进行数据通讯连接;
二、将智能终端与开发用计算机连接,并在计算机中加载智能终端主板设备的驱动程序;
三、将SDK工具包加载到开发用计算机的开发平台对外通讯协议的应用层;
四、所述的待连接的硬件设备与SDK按照协议进行通讯,SDK读写待连接硬件设备的各种性能参数;SDK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例如:so文件提供的接口函数控制待连接硬件设备,实现设备的数据通讯,通过控制口实现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SDK将待连接硬件设备的工作流程封装,提供接口函数供用户调用来操作待连接硬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6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