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素焙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7481.0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其;席景亮;俞天兰;叶为标;王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素 焙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素焙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碳素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碳素焙烧炉是生产碳阳极的重要设备之一,碳素焙烧是碳阳极生产过程中成本最高的生产步骤。碳素焙烧过程要求火道内温度场均匀,从而实现焙烧产品沿各个方向升温相同,而现有技术中大多关注火道中出现的死区和回流区对流体温度场的影响,而忽视了火道结构对焙烧产品温度场的直接影响,焙烧产品各部分升温不均匀,易导致产品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
焙烧过程是一个热量经炉墙、填充料直到焙烧产品的均热过程,产品的温度来源主要依靠导热方式。连续燃烧加热方式在不能持续提高炉内流体整体温度的情况下,热效率较低,燃料消耗大。
碳素焙烧炉能耗的主要部分在于排烟热损失,所以利用高温烟气预热助燃空气成为余热回收的有效途径。相变蓄热技术具有相变过程温度变化小、蓄能密度大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节能》2014年第6期“梯级相变蓄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一文中介绍了相变蓄热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变蓄热装置的问题,其中包括:目前的研究大都是低温的(一般温度不超过120K)、单一的、评价指标单一,研究结果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道内温度场均匀、燃烧热效率高且节约能源的碳素焙烧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内两侧对称设有两排主火道和两排主出火道,每个主火道均连接有一燃烧室;两排主火道中相对应的主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连通;两排主出火道中相对应的主出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连通;炉体内中部设有两排侧出火道;所述的燃烧室和对应的侧出火道分别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接。
上述的碳素焙烧装置中,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翅片管式换热器、相变蓄热体、助燃气箱及烟气尾气回收箱;所述的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助燃气箱连通,助燃气箱与对应的燃烧器连通;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烟气尾气回收箱连通;烟气尾气回收箱与对应的侧出火道连通;助燃气箱与烟气尾气回收箱之间设有相变蓄热体;所述的翅片管式换热器上设有烟气出口和空气入口。
上述的碳素焙烧装置中,所述的助燃气箱内顶板和底板上设有折流挡板,相邻的两折流挡板分别安装在助燃气箱的顶板和底板上。
上述的碳素焙烧装置中,所述支火道横截面为方形,横截面积与主火道横截面积比为0.01-0.1,中心高度均位于物料高度1/3左右处。
上述的碳素焙烧装置中,所述的助燃气箱与相变蓄热体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相变蓄热体与烟气尾气回收箱之间设有多个换热管。
上述的碳素焙烧装置中,所述的相变蓄热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将相变蓄热体沿烟气流通方向分成多个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炉体内两侧对称设有两排主火道和两排主出火道,两排主火道中相对应的主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连通;两排主出火道中相对应的主出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连通,使得本发明的火道内温度场均匀;本发明的变蓄热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将相变蓄热体沿烟气流通方向分成多个区域,使烟气尾气与相变蓄热体间的传热温差尽可能保持不变,有效地实现强化传热,然后经过翅片管式换热器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充分利用高温废烟气中的热焓,提高炉体进气的温度,提高了燃烧热效率,达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炉体11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炉体11内两侧对称设有两排主火道7和两排主出火道18,每个主火道7均连接有一燃烧室6;两排主火道7中相对应的主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17连通;两排主出火道18中相对应的主出火道之间通过支火道17连通;炉体11内中部设有两排侧出火道10;所述的燃烧室6和对应的侧出火道10分别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翅片管式换热器2、相变蓄热体3、助燃气箱4及烟气尾气回收箱15;所述的翅片管式换热器2的通过管道13与助燃气箱4连通,助燃气箱4通过管道5与对应的燃烧器6连通。翅片管式换热器2通过管道14与烟气尾气回收箱15连通;烟气尾气回收箱15通过管道16与对应的侧出火道10连通。助燃气箱4与烟气尾气回收箱15之间设有相变蓄热体3;所述的翅片管式换热器2上设有烟气出口1和空气入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7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炉用装料架
- 下一篇:水泥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全过程安装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