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穿刺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78082.6 申请日: 2015-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4586528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盛铭;张兆锦;赵霞 申请(专利权)人: 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
主分类号: A61D1/14 分类号: A61D1/14;A61D7/0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泡沫 瘤胃 放气 刺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穿刺针。

背景技术

瘤胃臌气是反刍动物特有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由病程可分为急性瘤胃臌气和慢性瘤胃臌气。由于慢性瘤胃臌气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见于食管、前胃、真胃以及肠道慢性疾病经过中的一种综合征,治疗原则主要在于除去原发病,对症治疗多无效果,所以,瘤胃臌气通常是指急性瘤胃臌气。

急性瘤胃臌气是由于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的易发酵饲料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迅速酵解,产生大量气体(泡沫),而引起的瘤胃和网胃急剧臌胀。按照病性,急性瘤胃臌气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泡沫性臌气和气体性臌气。急性瘤胃臌气多发于牛和绵羊,山羊少见。在我国南方耕牛中的发病率,约占前胃疾病的15%-20%。夏季放牧的牛羊可能成群发生,病死率可达30%,舍饲的牛羊如管理不当,亦会群发,死亡率也较高。

瘤胃形同发酵罐,采食的饲草、饲料在其酵解和运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还有少量氢、氧、氮和硫等。这些气体,除部分在内容物表面形成气帽外,大多通过反刍和嗳气排出,或随同瘤胃内容物运转至真胃和小肠吸收,从而保持产气与排气的相对平衡。但病理状态下,采食的易发酵饲料,产生大量的气体,既不能通过嗳气排出,又不能随同内容物由胃肠道吸收和排除,因而导致瘤胃急性扩张和臌气。

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泡沫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瘤胃液的表面张力、粘稠度及泡沫表面的吸附性能这三种胶体化学因素。易发酵的饲料,特别是豆科植物,含多量的蛋白质、皂苷、果胶等物质,可产生气泡。其中核糖体(rRNA)18S更具有生成泡沫的特性。果胶、唾液中的粘蛋白和细菌的多糖可增高瘤胃液的粘稠度。瘤胃内容物发酵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有机酸,热别是柠檬酸、丙二酸、琥珀酸等非挥发性酸类,可使瘤胃液的pH下降。当pH降至6.0-5.2时,泡沫的稳定性较高,不能逸出,以致阻塞贲门,嗳气停止,而于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泡沫型臌气。气体性瘤胃臌气的发生,主要起因于瘤胃内碳酸氢盐、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游离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饲料中所含氰苷和脱氢黄体酮化合物(类似维生素P),降低了前胃神经的兴奋性,并对瘤胃收缩有抑制作用。

在瘤胃臌气的病情发展中,由于瘤胃壁过度扩张,腹内压升高,胸腔负压降低,使呼吸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瘤胃内腐败、酵解产物刺激瘤胃壁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呈疼痛不安现象。疾病末期,瘤胃壁张力完全丧失,气体排出更为困难,血液中二氧化碳显著升高,碱储下降,可见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发生窒息和心脏麻痹并在数小时内死亡。

瘤胃臌气的治疗原则在于排气消胀,理气止酵,强心输液,健胃消导。治疗过程中一般使用瘤胃穿刺针对瘤胃穿刺放气,同时内服或通过套管穿刺针向瘤胃内灌注止酵消导药物配合治疗。但是,在实际的瘤胃穿刺放气过程中,传统的瘤胃穿刺针存在诸多不便,下面以牛为例,一一说明。第一,对于泡沫型臌气病牛,穿刺针行瘤胃穿刺后,由于大量气泡及气泡上食糜的存在,放气口必然堵塞,只能断断续续地排出少量气体,若拔出穿刺针清理再次进行穿刺放气,不但放气效果仍不理想,还会徒增病牛疼痛和感染风险;第二,对于由于食道阻塞、痉挛和麻痹等食道疾病继发的瘤胃臌气,以及泡沫性臌气阻塞贲门的情况,止酵消导药物无法口服或灌胃,只能由瘤胃穿刺套管针灌注,这就导致了穿刺放气和灌注消导药物不能同时进行,会延误急性臌气病牛的救治时间,也会影响救治效果;第三,即使对于单纯的气体性瘤胃臌气,一般病牛不会配合口服或导管灌胃药物,仍需要通过穿刺针灌注止酵消导药物,而传统的穿刺针只有一个针孔(即放气孔)可供灌注使用,不仅灌注速度慢,且由于是单点灌注,止酵消导或健胃药物只能在硕大的瘤胃一处起作用(发生瘤胃臌气时,瘤胃壁紧绷,平滑肌自动运动性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无法有效发挥止酵消导作用,也无法使健胃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第四,瘤胃臌气尤其是急性瘤胃臌气在穿刺放气时应有效控制放气速度,进行间歇式放气,以免快速放气后,腹腔压力迅速降低,胸腔负压升高,血液迅速回流,导致脑缺氧,而传统的穿刺针并无可以控制间歇性放气的装置。

申请号为201420327559.0的专利公开的治疗瘤胃臌气的装置具有放气部和注药部,解决了放气和灌注药物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但是,其技术方案虽在放气部增设了几个放气孔,对于泡沫性瘤胃臌气也只是能排除多个气泡的气体,依然容易被气泡中的食糜堵塞,其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另外,其注药部同传统的穿刺针一样,只能在针头进行单点注射,而反刍动物瘤胃(尤其是牛)体积巨大,且臌气时瘤胃运动迟滞,单点注射药物效果不佳,发生药效缓慢,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未经杨淑兰;盛铭;张兆锦;赵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8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