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8273.2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6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英;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Q10/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微生物 培养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条形码标识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优化微生物检验业务管理流程及其使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流程是指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医院的门诊、住院科室采集的病人标本,通过在无菌操作下接种相应培养基,培养基在特定温度、环境及时间条件下培养出菌落,通过手工法或仪器法鉴定菌种、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把鉴定、药敏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的操作流程。
现有微生物培养中,主要流程为标本签收—记录单生成—接种培养基—培养—鉴定—药敏—正式报告。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标本签收:医院采集门诊或住院病人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通过标本试管上的条形码,对标本进行签收。
记录单生成:签收后检验人员根据(一个或多个)检验项目人工分配到不同的记录单,并把病人信息、条形码打印生成纸质记录单,根据记录单的检验项目进入不同的检验流程。
接种:在生物安全柜中把标本接种到对应的(一块或多块)培养基平皿上,例:检验项目为: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痰液标本需接种羊血琼脂培养基平皿、麦康凯培养基平皿、巧克力培养基平皿。在每个培养基平皿上用笔记录下标本条形码号,纸质记录单包裹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
培养:接种好的培养基平皿,根据要求放入特定温度、环境的培养箱进行菌落培养。例:痰标本培养最佳的培养环境为:5%浓度CO2、35℃,培养时间为一至二天。培养基的温度、环境、时间、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第二天培养基观察结果记录在纸质记录单上。
鉴定:若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为阳性;或第一天观察结果为阴性,第二天观察结果为阳性,则在记录单上记录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及其他补充试验结果。并对培养基中的阳性菌落进行上机鉴定试验,确认菌落名称。
药敏:阳性的标本菌落,在鉴定细菌名称的同时,进行细菌MIC法或K-B法药敏试验,确定该细菌对药敏敏感及耐药的结果。
正式报告:第一天观察为阴性、则继续放入培养箱培养第二天,培养第二天观察为阴性,则发布正式报告为阴性。报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并通过电脑填入正式报告内容,审核通过后发送正式报告。标本鉴定出的菌种名称、药敏试验结果打印成正式报告,发给病人及临床科室。
在上述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和不足。
人为分配标本检验项目,易出现分单错误,增加人为差错。
标本接种时,通过人为判断标本与培养基对应的种类,易出现人为差错。
在培养基平皿上人工书写标本对应培养基数字,并通过纸质记录单包裹的形式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易错乱,进行各种检验流程查找培养基平皿复杂,加大工作量。
纸质记录单通过人工记录检验结果,流程中的检验信息需通过人工方式上传电脑,不方便检验流程中的差错控制,无法准确记录到检验中的每个环节有哪些相关人操作并记录。
通过纸质记录内容发报告时,需手工把记录单内容填写到信息系统中,之间差错率控制低。
在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检验中各个环节的数据统计,需用过人工方式统计在报表中,繁琐,查找复杂。
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后,查找某一病人培养基平皿,因无任何定位功能,则查找时需一个一个从培养箱中拿出托盘查找一个一个培养皿。找到纸质记录单,在对应培养皿是否与纸质记录单的号码数字对应,大大增加查找时间。
仪器鉴定药敏结果只能通过输入标本条码号与每个药敏检测卡对应后,信息系统,才能获取鉴定药敏结果,易出现人为对应差错。
培养箱温度和CO2浓度的监控,只能在上班时间通过定时肉眼观察并记录到纸质记录单上,无法准确监控或记录到整个培养时间段内的环境条件及变化。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省去了纸质记录单的打印和记录,便于操作和实现高效办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流程中加入信息化管理,使得每个步骤均在计算机指导下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
本发明的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工作流程中基于信息化、标本和检测试剂重建检验流程中采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通过该编码方法,将外单号和培养皿中的内单号对应,只要扫描任意一个单号,在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带出对应唯一的标本电子记录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8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