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9804.X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耿爱农;陈威龙;阮勤江;陈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层 级管式 衰减 单元 压缩机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进气消声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容抗消声复合阻抗消声原理的具有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空气压缩机进气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均会产生令人烦厌的噪声,众所周知在这些噪声构成当中又以进气噪声的贡献值最大。当前,消减进气噪声主要依赖进气消声器,其原理是采用阻抗法和容抗法对压缩机吸气过程派生的气体脉动噪声进行消减,前者通过阻挡、阻尼、阻滞和吸收等多种途径消减声音的能量,后者则主要利用足够的空间体积通过使声音在其内作多次折返和反射,以此实现衰减噪声的能量。现有空气压缩机产品中,所使用的消声器往往与空气滤清器一体设计与制作,由于用于消声功能的膨胀腔太小以及消声单元的结构设计及布局不够合理,致使传统的消声器达不到理想的消声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消声器消声效果不好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目的在于有效减少压缩机的进气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消声器包含有至少两个进气膨胀腔,各进气膨胀腔之间采用串联或/和并联架构相互联系,至少有一个进气膨胀腔设置有进气消声管单元,所述进气消声管包含有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压缩机的气体工质可从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进出流动或往返脉动。
上述设置有进气消声管单元的进气膨胀腔,其进气消声管的进气端口连通上级进气膨胀腔或连通压缩机的过滤腔。
上述设置有进气消声管单元的进气膨胀腔,其进气消声管的出气端口紧邻所在进气膨胀腔的腔壁设置。
上述的消声器中相互联系的两个进气膨胀腔,其上级进气膨胀腔进气消声管的出气端口与下级进气膨胀腔进气消声管的进气端口呈空间错位布局。
上述的消声器使用于双缸空气压缩机,并布局在压缩机的两个气缸中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采用包含有管式消声单元的多层级进气消声器,利用进气消声管较小流通截面的出气端口面对膨胀腔的巨大空间,尤其让该出气端口紧邻所在进气膨胀腔的腔壁设置,由此获得极小的回声反射系数,因此极大地减少了声音从压缩机过滤腔反射回外界大气的机会,故可有效减少压缩机的进气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的轴测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本发明压缩机进气消声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使用于双缸压缩机的轴测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本发明压缩机进气消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基于多层级管式衰减单元的压缩机进气消声器,包含有至少两个进气膨胀腔1,各进气膨胀腔1之间采用串联或/和并联架构相互联系,至少有一个进气膨胀腔1设置有进气消声管2单元,所述进气消声管2包含有进气端口2a和出气端口2b,压缩机的气体工质可从进气端口2a和出气端口2b进出流动或往返脉动;本发明设置有进气消声管2,由于其出气端口2b的尺度相对于膨胀腔1的空间体积狭小很多,由此极大地减少了回声反射系数,换句话说当气体脉动产生的声音在进气膨胀腔1内来回震荡反射并衰减时,其从出气端口2b进入并沿进气消声管2内部反射折回上级进气消声管2或反射折回压缩机过滤腔3的概率将大大减少,故能有效减少压缩机的进气噪声;需要说明的是,进气消声管2为空心管结构,可以是圆形空心管也可以是其他异形空心管,当压缩机进气时气体工质可以沿着管内的孔道进行流动;当然,由于压缩机基本上为间歇式排气,因此必然产生气体脉动,而这个脉动也是产生进气噪声的根源,此时进气消声管2内部的气体工质将会出现往返脉动的现象,亦即意味着流经进气端口2a的气体其流动并不一定是进气流动,而是也存在一定的所谓反喷现象,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进气消声管2的出气端口2b。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有进气消声管2单元的进气膨胀腔1,其进气消声管2的进气端口2a连通上级进气膨胀腔1或连通压缩机的过滤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信噪比识别雷达遮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角钢塔地脚焊接用变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