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及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80542.9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吴畏;谭晶;张金云;阎华;焦志伟;谢鹏程;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11/24 | 分类号: | B60C11/24;B29C47/04;B29B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磨耗 识别 轮胎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在磨损到某一个程度以后,表层负责维持抓地力的花纹会因磨损而消失,因而露出维持胎压与胎型支撑力的硬橡胶与纤维钢丝线,此时抓地力就会急速下降,且汽车在雨天行驶时,靠胎纹来排除轮胎上的积水,若是没有胎纹,在雨天抓地力更是显著下滑。如此说明轮胎有其使用极限,倘若轮胎开始变形,仍然在路面行驶,整个轮胎亦会产生变形,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紧急刹车会造成滑胎现象,甚至爆胎翻车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因此为供使用者了解该轮胎的磨损状况,轮胎上面会有“安全线”,超过时就该进行更换。
目前,轮胎常在一侧用橡胶条、块,标示轮胎的磨损极限,一旦轮胎磨损达到这一标志位置,轮胎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有的轮胎胎肩上沿圆周边等分处印有“△”标志,它的作用是显示此处的轮胎磨损程度。
但是一般人很难注意到轮胎的磨损状况,通常只有到达保养期限时,交由维修人员确认检查才知道是否要更换轮胎。使用者通常不察而仍然行驶于路面,如此一来,就比较容易发生滑胎、爆胎的意外事故,影响本人生命安全以及周遭用车、驾驶人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一种可即刻提示使用者注意的轮胎,实乃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往轮胎磨耗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使驾驶员能实时观察到轮胎的磨耗程度,使驾驶人及时发现轮胎的使用极限,及时更换轮胎,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的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及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地:
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主要结构包括层状胎面胶、胎体、胎侧、胎圈、胎面花纹、气密层帘布层和带束层,轮胎胎面胶呈径向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括第一胶层、第二胶层和第三胶层,且相邻层间颜色不同。
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的成型方法,在制造时先将着色剂、部分增塑剂及橡胶其他配合剂与生胶经开炼机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着色剂母炼胶,再按比例掺加到橡胶中着色,随后采用微层共挤技术,得到相邻层间外观颜色不同的层状结构。其中不同层间所用的胶料相同,仅着色剂不同,其余成型过程与传统方式相同,使相邻层之间具有显著的颜色的差异,生胎经过硫化成型后制成的胎胎坯经检测合格后,就可投入使用。当轮胎磨损到使用极限时,使用者就能看出两层间明显的颜色差异,由此来判别是否需要更换轮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这种轮胎磨耗标记明显,极易识别。当胎面磨损到下一层以致胎纹沟深度渐浅时,颜色会与上一层有显著差异,使用者能够通过轮胎胎面颜色判别磨损状况,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换轮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的剖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局部放大剖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局部放大剖视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的层状胎面胶立体图。
图中:1.层状胎面胶,2.胎体,3.胎侧,4.胎圈,5.胎面花纹,6.气密层,7.帘布层,8.带束层,9.第一胶层,10.第二胶层,11.第三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轮胎的主要结构包括层状胎面胶1、胎体2、胎侧3、胎圈4、胎面花纹5、气密层6、帘布层7和带束层8,轮胎胎面胶1呈径向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括第一胶层9、第二胶层10和第三胶层11,且相邻层间颜色不同。
方法实施例1
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的成型方法。先将着色剂、部分增塑剂及橡胶其他配合剂与生胶经开炼机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着色剂母炼胶,再按比例掺加到橡胶中着色,使用多种着色剂分别混合至胶料中。随后采用微层共挤技术,使用三个挤出机同时进料挤出,制得此种胎面胶如图4所示,该胎面胶为径向层状结构,径向各层胶料的颜色均不相同,即第一胶层9、第二胶层10、第三胶层11所指各层胶料颜色均不相同。
方法实施例2.
一种径向叠层磨耗识别轮胎的成型方法。先将着色剂、部分增塑剂及橡胶其他配合剂与生胶经开炼机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着色剂母炼胶,再按比例掺加到橡胶中着色。仅使用两种不同的着色剂分别混合至胶料中,将胎面胶径向分成层状,使相邻层胶料间颜色不同。即如图4中所示,胎面胶为层状结构,且相邻层间颜色不同。
生胎经过硫化成型后制成的胎胎坯经检测合格后,就可投入使用。使用时,可根据载重汽车的不同载重量选择不同尺寸的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