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1377.9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东 |
主分类号: | D01H5/26 | 分类号: | D01H5/26;D01H5/56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0601 山西省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牵伸 罗拉 排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纱机牵伸罗拉中前罗拉、中罗拉与后罗拉的中心连线与细纱机机梁面之间形成不同夹角的罗拉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细纱机由于在牵伸过程中,即经过摇架、三列罗拉的转动等零件的作用形成拉伸,将粗纱变成为细纱,在此牵伸过程中,粗纱纤维的抱合力基本丧失,纤维到达前罗拉的钳口线形成一条宽度变化的松散的须条,在前罗拉钳口线后将被加捻成纱,从而形成“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的存在,位于纺纱三角区最外缘的纤维不能卷入纱内而成为飞花散失或者纱线结合的不充分,造成纤维尾端伸出纱线外面,导致成纱强力下降,并且在纱的表面形成毛羽,直接影响成纱表面质量。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细纱机罗拉的排列与细纱机机梁面的夹角为45°,因此牵伸过程中,纱线受到的力其实是二个力,一个是牵伸力,一个是无处不在的重力,牵伸力是把粗纱变成细纱,它的作用是牵伸,不会造成松散的须条,而重力是造成粗纱内纤维抱合力基本丧失的真正原因,在它的作用力下使得纤维到达前罗拉的钳口线形成松散的须条,进而形成“纺纱三角区”。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纱机的罗拉排列与细纱机机梁面的夹角往垂直方向发展,进而减少重力对纱线成型影响的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包括罗拉座、摇架支杆、摇架、后罗拉与后罗拉皮辊,中罗拉与中罗拉皮辊,前罗拉与前罗拉皮辊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上的罗拉轴承,所述罗拉座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摇架支杆与所述摇架连接,在该摇架上依次设有前罗拉皮辊、中罗拉皮辊和后罗拉皮辊,所述前罗拉皮辊、中罗拉皮辊和后罗拉皮辊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罗拉座上的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对应设置,所述前罗拉与中罗拉的中心连线与细纱机的机梁面形成60°—95°的夹角或者是所述后罗拉与中罗拉的中心连线与细纱机的机梁面形成75°—95°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另外一种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包括罗拉座、摇架支杆、摇架、后罗拉与后罗拉皮辊,中罗拉与中罗拉皮辊,前罗拉与前罗拉皮辊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上的罗拉轴承,所述罗拉座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摇架支杆与所述摇架连接,在该摇架上依次设有前罗拉皮辊、中罗拉皮辊和后罗拉皮辊,所述前罗拉皮辊、中罗拉皮辊和后罗拉皮辊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罗拉座上的前罗拉、中罗拉和后罗拉对应设置,所述前罗拉、中罗拉与后罗拉的中心连线与细纱机的机梁面形成65°—95°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细纱机罗拉的排列与细纱机机梁面形成的角度越来越往垂直方向发展,一方面体现在在纺纱过程中,重力对棉纱成型的影响就越来越小,进而形成松散的须条能力就越来越小,因此提高了细纱机的成纱强力,降低了纱线的毛羽,增强了纱线的表面光洁度;另一方面体现在本发明缩小了受重力影响的前中罗拉的隔距,缩短了浮游纤维的游离时间,加强了对纤维的控制,缩小前区隔距对纤维稳定变速具有较好的作用,减少纤维的游离扩散对改善条干均匀度,减少细节、粗节、棉结及毛羽都有明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细纱机牵伸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的牵伸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的牵伸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针对传统细纱机中罗拉的排列与细纱机机梁面即A面的夹角为45°,由于此种结构,纱线在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力,导致粗纱内纤维抱合力基本丧失,使得纤维到达前罗拉的钳口线形成松散的须条,进而形成“纺纱三角区”的缺陷,从而发明了一种减少重力对纱线成型影响的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
本发明的细纱机牵伸罗拉的排列装置对于实现减少重力的影响可以具有以下三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东;,未经杨海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1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复合纺丝外环吹冷却及中心上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