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1470.X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兰;李慧芬;崔伟亮;刘江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K9/16;A61P1/02;A61K31/045;A61K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溃疡 复方 中药 冲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者需全身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进食等。如果不经治疗一般7~10天可逐渐愈合,间歇期长短不等,几天到数月,此起彼伏,反复发作。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报告显示: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口腔问题,60%左右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口臭,而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达到10%左右。口腔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让患者产生自卑、不自信、工作不安心,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医学认为,口疮多由七情失调、六欲不节、五味偏嗜引起,其病理有属热毒上攻者,多由火热之毒或湿热蕴郁心、胃二经、上蒸口腔所致,火热之邪易致津液亏损。
口腔溃疡可以分为多种,如轻型、重型、疱疹样溃疡等。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多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但大多只能针对一种类型的口腔溃疡有效,对其它类型的无效果或效果不明显,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中药冲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金银花30-40份、三七25-35份、苦参25-35份、黄连20-30份、牛蒡子20-30份、甘草20-30份、生地20-30份、细辛20-30份、连翘20-30份、蒲公英20-30份、黄柏20-30份、吴茱萸20-30份、黄芪20-30份、麦冬20-30份、芦荟10-15份、夏菇草10-15份、射干10-15份、陈皮10-15份、大黄10-15份、石斛5-10份、藿香5-10份、琥珀5-10份、冰片3-8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冲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金银花35份、三七30份、苦参30份、黄连25份、牛蒡子25份、甘草25份、生地25份、细辛25份、连翘25份、蒲公英25份、黄柏25份、吴茱萸25份、黄芪25份、麦冬25份、芦荟12份、夏菇草12份、射干12份、陈皮12份、大黄12份、石斛8份、藿香8份、琥珀8份、冰片5份。
所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复方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金银花、黄芪、连翘和苦参混合均匀,加入100-120份的水进行浸泡2-3h,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3-5h,收集挥发油,药渣备用;
(3)取三七、黄连、牛蒡子、甘草、生地、细辛、蒲公英、黄柏、吴茱萸、麦冬、芦荟、夏菇草、射干、陈皮、大黄、石斛、藿香、琥珀、冰片和步骤(2)中的药渣加入500-600份的温度为10-15℃的水中浸泡8-14h后以文火煎煮4-6h,煎煮完毕后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A,得到的药渣备用;
(4)将步骤(3)中得到的药渣加入到300-400份的温度为10-15℃的水中煎煮1-2h,进行过滤后得到过滤液B,得到的药渣备用;
(5)将步骤(4)中得到的药渣加入到200-300份的温度为10-15℃的水中煎煮30-40min,进行过滤后得到过滤液C;
(6)将挥发油、过滤液A、过滤液B和过滤液C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除去水,进行干燥后粉碎成力度为80-100目的粉末,进行包装后得到中药冲剂。
药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1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