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串接设备热备份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1999.1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童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恒毅金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2 | 分类号: | H04B10/03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设备 备份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串接设备热备份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光网络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骨干网部署方案多种多样,也愈加复杂,之前网络安全设备的多种部署方式也逐渐改为由旁路干预转为串行控制。因此,当网络节点设备故障时,需要一种能自动响应网络节点设备故障命令,并迅速切换到备用网络节点设备的保护系统,保证整个网络设备正常传输。而如何保证这一保护系统在长时间可靠工作,特别是保证保护系统的供电持续性,是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串接设备热备份保护系统,其不仅能够在光设备自身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用光设备,而且能够长时间可靠工作,以保证整个网络不受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光纤串接设备热备份保护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单元、液晶显示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光开关切换单元和电源检测单元;其中光开关切换单元包括驱动电路和4组光开关;供电电源单元与液晶显示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光开关切换单元和被保护设备相连;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和供电电源单元相连,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单元相连;液晶显示单元连接在控制处理单元上;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被保护设备即2个具有光纤链路接口的服务器的故障上传通信接口相连,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经驱动电路与4组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上述2组光开关的共用光接口分别与第一网络节点的光信号输入端和光信号输出端相连,另2组光开关的共用光接口分别与第二网络节点的光信号输入端和光信号输出端相连,4组光开关的第一光接口均与第一服务器相连,4组光开关的第二光接口均与第二服务器相连。
上述方案中,电源检测单元由二极管D1、D2,电阻R1-R3和三极管Q1组成,供电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外部电源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分为3路,一路经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一路经电阻R2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一路经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控制处理单元。
上述方案中,供电电源单元由稳压芯片U1,电容C1和π型电路组成;稳压芯片U1的第3引脚作为供电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稳压芯片U1的第1引脚接地;电容C1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3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第1脚相连;稳压芯片U1的第2引脚经π型电路后,形成供电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并与液晶显示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光开关切换单元相连。
上述方案中,π型电路由电容C2、C3及电感L1构成;其中电感L1的一端分为2路,一路连接稳压芯片U1的第2引脚,另一路经电容C2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也分为2路,一路形成π型电路即供电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另一路经电容C3接地。
上述方案中,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2,二极管D3,电容C4和电阻R4组成;二极管D3的阳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光开关的接地端相连;三极管D3和三极管D4的阴极接供电电源单元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形成驱动电路的控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故障上报,实现服务器故障智能切换,完成光路控制,可用于保护光设备在自身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用光设备,保证整个网络不受影响,并具有插入损耗小,切换速度快等特点。此外,通过电源检测单元进行实时系统电源监测,系统掉电即进行,该热备份切换电路掉电保护功能,使得网络状态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纤串接设备热备份保护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供电电源单元的原理图。
图3为图1中电源检测单元的原理图。
图4为图1中光开关切换单元的原理图。
图5为图1中显示单元的原理图。
图6为图1中控制处理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恒毅金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恒毅金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1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